到,處處算計。怪不得,轟轟烈烈一場九龍奪嫡,贏家居然會是他了。
心不動,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
如心動則人妄動,傷其身痛其骨。
一幅,又一幅……不知不覺間,心中妄動竟隨著筆尖的流動停歇下來。
☆、第十一章 一片幽情冷處濃(上)
圓明園宴客後一日,暢春園內便傳出訊息,皇太后聖體違和,皇上奉太后回宮。隨著聖駕回居紫禁城,四阿哥一家也打圓明園遷回了城中的雍親王府。
與圓明園相比,王府當真要小了許多。然而,卻比後世我們見到的雍和宮不知大出多少去。原來,後來我參觀的雍和宮,只保留了現今王府的主體部分,而且建築也大相徑庭。
除了前面的銀安殿和永佑殿,後世還頗具原型,其他的,根本就是風馬牛不相及。而且,現今我所居住的這個王府,東邊還修有一個不小的花園子。出了花園子的東角門,便是愛蘭珠家的西角門。兩府相依而建,僅僅隔著一條小穿廊。
然而,有一點是不變的。就是,無論是在獅子園,還是在圓明園,亦或者是回到王府。反正哪僻靜我住哪。王府中,四阿哥和其他妻妾都住在西邊,獨獨我一個,花園子東角,起有一幢二層一進的小樓,上下各兩間,這個地方就歸我住。
考慮到府裡畢竟就那麼點地方,從北走到南,不過就是5、6分鐘。隔著不遠的地,再不日日去向嫡福晉請安,甚為不妥。於是,我也開始學著晨昏定省。但是,飯還是我獨自一人吃,不跟他們湊熱鬧。
吃過晚膳,剛好過了未時,帶著春妮溜達到西邊去給嫡福晉請安。進門的時候,看著側福晉李氏和弘曆的母親錢氏、弘晝的母親耿氏都在,一邊角落裡邊還坐著格格宋氏。因王府地方小,我跟這幾位女眷,只能是抬頭不見低頭見,想躲也沒處躲。
四阿哥家相較其他皇子府邸,女眷可以說是最少的幾家之一。
嫡福晉烏拉那拉氏,嫁進府裡已經二十多年了。她唯一的孩子弘暉,十三年前早夭,之後,便不再有所出。而且,她今年已經34歲了,年華老去。好在她品性賢良方正,溫婉通達,卻是十分的好相處。
側福晉李氏,本是旗下包衣女子,但因生育了四阿哥實際上的長子——弘時,被四阿哥請封為側福晉,而且,為了弘時的體面,四阿哥還出錢給李氏的父親捐了一個掛名的知府。大概是因之前我與弘時的衝突,她對我很是冷淡。然而,大約礙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