麼悶熱了。挑個日子去棲靈寺上香可好?”
揚州西北郊,蜀岡如臥龍般蜿蜒綿亙。棲靈寺就坐落在蜀岡中峰之上。因著棲靈寺出過幾名名揚四海的得道高僧,外地遊方講經的和尚也多將棲靈寺視為必經之地,山上便極是熱鬧。人們也都說棲靈寺神明高在,許願禮佛具是靈驗,香火自然也就極其旺盛。寺廟裡的僧人,來遊方的和尚,來往進香的信男信女,方圓百里內就沒有能再比過棲靈寺的寺廟了。而自古經商哪有不信佛的,姚家每年捐給棲靈寺的香火錢就有個上千兩的銀子,家裡就是沒有甚麼大事,每年也都是會去上香,祈求一年的風調雨順,財源廣進,若是遇逢大事就更會去趟棲靈寺了。
姚喬氏聽姚立恆這般說,便想著據說五皇子再有個十來日可能也就到了,能在五皇子來之前去上個香,祈求佛祖保佑也是好的,便開口道,“我也正有此意,就後天去吧。不逢初一十五的,寺裡也稍微清靜些個。恆兒,你叫個人先去棲靈寺支會住持大師一聲,就說府上女眷都去,煩請提前照料一二。”說完又扭轉頭,“畢竟天還是熱的,你們帶好消暑的瓜果,別到時候再熱著了。一會兒子二姑娘和三姑娘若是來了,也提點著她們身邊的丫頭些,明日把該準備的都備齊整了,莫要忘了什麼。”
作者有話要說:
11第九章 棲靈寺之上香(中)
說是一家子女眷都去,二姨奶奶、三姨奶奶、姚玉嬌、姚玉娥便是也要去的,再加上姚喬氏,姚立恆與姚玉欣,還有這七位主子的丫頭、小廝、車伕、護衛,林林總總就有幾十號人。姚立恆騎馬,姚喬氏一輛馬車,二姨奶奶姚黃氏和三姨奶奶姚文氏一輛馬車,三位姑娘各一輛馬車,還有一輛專門放隨行行李用具的車馬,一行人一大清早就浩浩蕩蕩往郊外行去。
因需要起早沐浴更衣,姚玉欣全然沒有出行應有的興奮勁兒,上了馬車就昏昏欲睡,蘭雅坐在姚玉欣身邊,好讓她家姑娘把頭靠在自己身上,以讓姚玉欣能舒服些,一時馬車裡安靜無聲。
而同一時刻,姚玉娥和姚玉嬌都還不過是十一二歲的孩子,姚玉娥倒是剛剛開始和母親出去走動,而姚玉嬌則是一直養在深閨裡。這次能夠出去上香,對她們來說無非不是一次遊玩,興致便頗是高漲,一會兒偷偷掀開簾子往外偷瞧,一會兒和身邊的大丫頭興奮的嘰喳幾句。姚玉娥倒是比姚玉嬌稍稍乖巧一點子,姚玉嬌則是興奮了好一會兒後,乾脆坐在車裡哼起了揚州小調。
約莫半個多時辰,總算是到了棲靈寺的山腳下,馬車不便上山,一行人棄車改為步行,往棲靈寺走去。剛登上數百級舒緩石階,就見早已有個小僧彌候在那裡,看見眾人忙迎將上來,走到姚喬氏面前,雙手合十,“阿彌陀佛,前兒個收到信,知道姚夫人今日前來,師傅本是要親自過來的,只是今日湊巧,寺裡有貴客到訪,師傅脫不開身,特命我在此等候,還請姚夫人見諒。”
姚喬氏早已看出來人是住持方丈身邊的淨心小師傅,遂和氣的說道,“小師傅客氣,那就勞煩小師傅了。”
淨心雙手合十,道了聲“阿彌陀佛。”便帶著眾人往裡走去。
只見正前方便是棲靈寺的山門殿亦是天王殿,殿內供有彌勒像,背面是護法韋馱,兩旁分立持國、增長、廣目、多聞四位天王。眾人虔誠逐一跪拜。過天王殿,便見庭院開闊,五十見方的青磚鋪滿庭院,庭院內古木參天,樹蔭滿滿。東有百年檜柏,西有百年黃楊,中有兩尊寶鼎,正嫋嫋起著香菸。再走過一條細碎石子鋪成的甬道,就到了大雄寶殿。大雄寶殿,面闊三間,前後迴廊,簷高三重,漏空花脊。屋脊高處嵌有寶鏡,陽有“國泰民安”四字,陰有“風調雨順”四字。大雄寶殿內法相莊嚴,經幢肅穆,法器俱全。正中坐於蓮花高臺之上的釋迦牟尼大佛,被尊稱為“大雄”。大佛兩側是他的十大弟子中的迦葉和阿難,東首坐著藥師佛,西首坐著阿彌陀佛。佛壇背後是“海島觀音”泥塑群像。兩邊是十八羅漢像。眾佛像,金光煥彩,法相莊嚴,眾人在淨心小師傅的引領下,再次一一跪拜,虔心許願,這時候就連平常活潑的姚玉嬌都很是收斂,乖乖跟在姚喬氏身後,提裙、彎膝、下跪,做起來倒也頗像個樣子。姚玉欣此時也早已雙目清明,她跪在佛像前,默默祈禱,“佛祖在上,揚州人氏姚氏玉欣虔誠祈禱,希望佛祖庇佑姚家平安順遂,保佑父親、母親、三姨奶奶身體安康。”頓了一頓,覺得沒什麼其他可求的,最後給自己加了一句,“不知此次在玉欣命中是福是禍,望佛祖垂憐,保佑玉欣一切安好。”
待到上完香,離正午還有一段時間,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