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自然,李冰絕對不會鬆懈。在抗洪前線最怕的就是愚昧和鬆懈,幸好這兩點李冰都沒有。
不僅李冰沒有,李棟手下的人也不會有。跟隨李冰的都是有多年治水經驗的老幹部,他們和李冰一起參與各種水利工程,也親歷過不少抗洪的場面,作為前鋒上過場。但是之前都是別人掌權,他們幹活,這次不一樣了。李冰不是作為專家幕僚,而是作為前線指揮官。當這個命令下來時,到處是歡呼的聲音。
有一個好指揮官,抗洪不是已經勝利一半了嗎?還有一半,李冰清楚是什麼。
李冰在地圖上劃了一個圈,命令道:“明天,就在這裡分洪。”接著他轉向身後的管樂柱,管樂柱默契地點點頭,毛遂自薦道:“我去!”
李冰點頭算是答覆,轉身去和大家繼續商談。待管樂柱離開抗洪指揮部的帳篷,有人小聲議論起來:“那個地方不是管樂柱的老家嗎?”
“是啊,李總指揮居然想淹那裡。”
“但是那裡地勢低窪,很適合做分洪。”
低聲議論漸漸消失了。眾人望著李冰觀察抗洪圖的側臉沒有再說話。在李冰工作過的地方曾有一個傳聞,李冰是個非常喜歡用自己人的人。不過被他信賴的自己人在別人眼裡說不定就是被李冰支使的笨蛋。總是被送往最前線,總是第一個犧牲,只要有機會李冰似乎會把除了自己之外的屬於自己的一切奉獻出去,而他之所以還站在這裡,純粹是堅定到頑固的生命力。他的這種生存方式很多次被人說成踩著自己人的屍體往上爬。
所以李冰在外的名聲並不好。可是和他接觸過的人,特別是和他共事過的人多少會對李冰產生深刻的印象,也許在事後他們會猛抽一口氣,感慨自己當時的愚蠢,但是他們發誓,當他們和李冰在一起的時候,他們從內心深處湧起對李冰的尊敬和崇拜。
這種崇拜建立在李冰對於自己人的絕對信賴。而這種信賴就變成了之後讓自己人上第一線的基礎。
不過當眾人重新審視抗洪情況時,不得不感慨李冰決策的準確性。李冰並沒有犧牲自己人的利益,而是他比別人更早的用宏觀的眼光來檢視這個抗洪戰場。他看得比誰都遠,他看到的不只是岷江,不只是四川,他看到了整個長江抗洪,甚至他看到抗洪後修復工程的開展。李冰不是為了犧牲在戰鬥著,他是堅信戰鬥能夠獲勝才站在這裡的。
這才是李冰不死的真正原因。
李冰剛才決定分洪的地點正是管樂柱的老家,因此他專門派管樂柱負責當地的組織避難工作,他堅信這種信賴將會得到回報。
可是李冰遭遇了前所未見的困難,那個困難就是李冰誤算了這次洪水的力量,雖然他預感到洪水的來臨,但是他誤算了洪水來臨的時間,洪峰來臨的時間比他預想早了兩天。
這是一個致命的錯誤,卻是無法抵擋的錯誤。作為資深的水利工程師李冰有時候像經驗老道的老農一樣堅信自己的直覺要勝於所謂的先進科技。但是他同時也知道,和自然相比,自己的經驗又是多麼幼稚。
7月13日,和預計的7月15日相比,洪峰提前到達。
接到最新資料的李冰已經無法聯絡管樂柱了。怎麼辦,如果不分洪,灌縣甚至整個成都都有可能遭受致命打擊,但是如果分洪,管樂柱那裡又不知道是否來得及。雖然李冰給管樂柱的時間減去兩天還有剩餘,但是在岷江附近的山林裡什麼都有可能。如果眾人來不及逃走,或者眾人躲避的地點發生泥石流……
“誰知道那個村子有多少人?”李冰大喊一聲。
“37人。”有人回答。
李冰用雙手叉在臉部兩側的頭髮裡,時間一點一滴地過去。還有十五分鐘,洪峰到達分洪地點還有十五分鐘……或者更快……
“37個人。”
李冰站了起來,一直站在他背後的李棟想要捕捉父親的神情,但是一直到最後他都沒有看到父親的臉。他只聽到父親用低沉有力的聲音說:“五分鐘後分洪。”
現在只能祈禱管樂柱能夠及時抵達,能夠及時疏散老百姓……在這樣的戰場上,竟然只能做祈禱這種無法保證的事……如果是一個優秀的將領一定不會這麼做吧,但是和自然相比起來,誰又是優秀的將領呢。
7月13日下午19:35分,分洪開始。
巨大的水聲如同千軍萬馬朝著灌縣狂奔而來,連雨滴似乎都沾染了洪水的怒氣,肆無忌憚地抽打了大地。
來了。
扔著沙袋的手停了,忙著打樁的手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