牆之外,東紅門右側,就像皇宮伸出的一隻大手。
《元史》載,樞密院秩從一品,掌天下兵甲機密之務,凡宮禁宿衛,邊庭軍翼,征討戍守,簡閱差遣,舉功轉官,節制排程,無不由之。
作為忽必烈“秉兵柄”的中樞部門,樞密院主管軍事機密事務、邊地防務、併兼禁軍,全國軍事事務皆在樞密院管轄下,成為朝廷最高軍事機構。
樞密院樞密使由太子兼虛銜,樞密副使掌實權。樞密副使極少用漢人,僅極少數為蒙古人非常信任的漢人任過這個職務職,張易便是極少數人中的一個。
正史上記載的阿合馬刺殺案,是王著、高和尚和張易合謀完成的,這從張九思最終緝捕處死三人的結果就能確證。但關於刺殺的動因各路史家卻眾說紛紜,有說出於正義的,也有說王著看阿合馬不順眼的,還有說阿合馬激起民憤的,當然,說得最多的還是陰謀論,是太子真金極其黨羽策劃的一次謀殺。
高和尚是個混江湖的騙子,可以確認是個龍套,所以刺殺案的核心肯定是王著和張易。王著是益都千戶,也就是山東青州的一名五品軍官,和阿合馬還真是八竿子打不著,哪來那麼大的能量,能讓張易這個手握天下兵權的一品大員給他打下手?
副本給出的邏輯是白蓮宗乾的,王著是白蓮宗的人,而桑哥和阿合馬勾結,把宋陵給掘了,激起了亡宋勢力的憤怒,所以出手做掉了忽必烈的錢袋子阿合馬。但這裡有一個bUG,就是張易。
張易是樞密副使,樞密院的實權派,手握重兵,\"掌天下兵甲機密之務\",位高權重,不可能是白蓮宗的人,如果是的話,忽必烈天下不保。
所以在放出王著之前,張哲翰想要知道,副本給出怎樣的邏輯,把忽必烈的心腹重臣和白蓮宗的江湖草莽捏在一起。
“王著”出現在樞密院門口,把鐵製千戶腰牌遞進了門房,“益都千戶王著,求見張易張副使。”
門房裡值班的小吏是個佝僂老頭,看了看腰牌,尖聲問道:“你有公文嗎?”
張哲翰一愣,“什麼公文?”
“益都路或者兵部的都行,”小吏耐心解釋道,“你品級太低,求見樞密副使必須有公文。”
“私交也不行嗎?”
“請稍候。”小吏說完,拿著腰牌進了內院。
過了一會兒,出來把腰牌塞還回來道:“張副使說不認識你,如有公事請走程式。”
張哲翰悻悻地接過腰牌,離開樞密院大門,漫無目的地在街邊溜達。事情沒他想象的那麼簡單,本以為主角王著一出現就會掀起滔天大浪,沒想到一個小浪花也沒激起。張易不認識王著,這不合邏輯,王著在起事前一定見過王著,否則最後不會因為“合謀”被斬。
一種可能是缺人,他倆之間少個介質,另一種情況是缺環,在王著見張易之前可能還有什麼劇情沒有觸發。
“王將軍,王將軍!”
明照坊的巷子口,一個黃裡透白的光頭在日光下晃動,果然勾出來點什麼,待張哲翰看清,卻愣住了。
高和尚,怎麼會是高和尚,昨天晚上不是被我釘了兩枚金剛橛在腦門上嗎,這麼快就好了?
又或許這個是高和尚本人?不太可能,祝先生不會傻到不殺本尊就變成他的模樣。
究竟是王著出現註定會遇到高和尚,還是祝先生專門在這裡等著王著找張易?
“你怎麼在這裡,我到處找你。”
張哲翰邊走近邊說道,他聽過王著說話,儘量帶點山東口音。
終於看清了蒼白的肥臉,不僅是臉色,光禿禿的頭皮也泛著白,可能是傷重未愈,又或者如鄔雋梅所言,缺了女人。
“別提了,我被人追殺得很慘。”高和尚搖晃著大耳,“你不是被劫走了嗎?怎麼出來的?”
“我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張哲翰沒敢說太離譜,畢竟祝先生熟知劇情,“看押我的老和尚打了個盹,我就趁機跑出來了。”
殺了兩次都沒能殺死,張哲翰已沒太多殺心,現在最重要的是做劇情,或許“高和尚”還真的有用。
“你的腰牌呢?”高和尚問道。
這是在考驗我啊,儘量裝吧,露餡也沒事,反正他打不過我。張哲翰取出腰牌:“怎麼了?”
“哦,沒什麼,你知道張翰嗎?”高和尚盯著“王著”的臉,在看反應。
“張翰?”張哲翰皺起眉頭,“我想想,你知道我是個粗人,大字不識一籮筐。”
【張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