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稷下學宮(1 / 3)

小說:半神之殤 作者:唐十翼

臨淄稷門外,農忙後的田野,一眼望去,光禿禿的。

牲口垂頭喪氣地來回走動,成群的麻雀不時從地裡騰空而起,又像下雹子似地紛紛散落在滿是塵土的道路上。

也不知道隱居了多少天,紫蘿終於決定開始行動。

紫蘿女扮男裝,和張哲翰一起,扮作兩個遊學士子,大模大樣地進了稷下學宮。

學宮南寬北窄呈梯形,東西最寬約210米、南北長約190米,總面積近4萬平方米。

一條南北向道路,北接稷門,南面通臨淄城南門。道路兩側是成排的宿舍,一個是為往來遊學計程車人學子準備的。核心建築是一座規模宏大的大講堂,百家爭鳴和各種論戰都發生在這裡。

“翰子,怎麼這麼有名的地方見不到幾個人啊?”

“再過6年秦始皇就統一中國了,這裡就沒了,這會士人學者都跑秦國去了。”

“那咱們來這兒幹嘛呀?”

“尋找和荀子相關的信物。荀子大約在十年前去世,這兒有可能找到他的東西。”

“誒,翰子,那邊有個老頭。”

順著紫蘿手指的方向,一位鶴髮童顏的老者盤腿坐在一棵大樹之下。

有人就好辦了,上去蒙一蒙臺詞,看看有什麼有價值的資訊。

這種文縐縐的活紫蘿肯定不行,還得歷史系的高材生來。

“學生張翰,拜見老先生。”張哲翰躬身作揖,順口謅了個名字。

“免禮免禮,你從哪兒來?”老者問道。

上來就問來路,很像Npc的臺詞。

“學生乃邯鄲人士,邯鄲被秦國佔領,只好四海為家。先生貴姓?”張哲翰儘量堆關鍵詞。

“老朽鄒奭。”

【鄒奭,齊王建時期稷下學者,陰陽家,黃老道家學者,齊之三鄒子之一,人稱“雕龍奭”。 著《鄒奭子》12篇。】非非及時提供資料。

張哲翰一揖到地:“久仰鄒老先生大名,今日得見,三生有幸。”

“豈敢,自荀祭酒仙去,稷下無人矣!”

臺詞拐到正題了,有戲。

“學生對荀祭酒仰慕已久,對他主張的‘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人定勝天’,極為贊同。”

張哲翰選擇這幾個關鍵詞是有講究的,荀子是儒家,但同時又吸收了道家思想,眼前這位是道家學者,這幾句肯定很受用。

“當今亂世,言儒法墨者眾,論道者稀,你與老朽可謂是同道中人。”

好像越來越近了,需要聚焦。

“學生雖然仰慕荀祭酒,可惜晚生了幾年,無緣聆聽祭酒大音,抱憾此生啊!”張哲翰裝出一副遺憾的樣子。

鄒奭一聽,從袖子裡取出一卷帛書:“不必遺憾,此《荀子》手稿乃祭酒真跡,你我有緣,就贈與你吧。”

張哲翰趕忙伸手,幾乎是奪了過來,資訊提示出現:

■ __

【名稱:《荀子》真跡】

【類別:秘籍】

【屬性:無】

【適用:無】

【等級:無】

【功能:習得易容術】

【狀態:可學習】

【備註:戰國時期荀子手書真跡。】

■ __

張哲翰趕緊鬆開手,握住20秒就學了,這東西就消失了,搞不好劇情就進行不下去了。

東西到手,張哲翰不再搭理鄒奭,拽起紫蘿,扭頭就走。

“又那麼沒禮貌,稷下大學者誒……”

“左伯桃與羊角哀也不知去了何處……”鄒奭自言自語地說。

張哲翰一震,還有劇情?

“晚生來的路上曾路遇左伯桃與羊角哀。”張哲翰說著,取出號鍾古琴。

鄒奭接過古琴,急促地問道:“他二人如何了?”

“太行山上,桑樹林中,他們險些餓死,是學生救了他們。”張哲翰實話實說。

“甚好!甚好!了卻老朽一樁心事。”鄒奭說著,取出一塊玉玦,“區區薄物,請勿見笑。”

“君子無故,玉不去身。”戰國時期的文人身上從不缺少玉器。

張哲翰連忙一手把玉玦和古琴全搶了過來,轉身就走。

“誒,你能不能……”紫蘿繼續碎碎念。

“姐姐,有沒有感覺有人在靠近?”張哲翰突然問道。

“快走!”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