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是在橘天羽在副本里拿到的,師孃李冰冰在場,再說下去師父就掛不住了。
“您是說,金箍棒和七寶玲瓏塔用掉了?”
張哲翰沒說“青鼎”二字,是因為李冰冰和林子兮在場,金箍棒和七寶玲瓏塔用掉了,問的就是青鼎是不是煉成了。
林雨棠點了點頭,手一揚,轟的一聲出現一道拱門,門頂上三個大字“逍遙鎮”,拱門開啟,出現一塊螢幕,顯示出《狂野比爾》副本和無無堂副本合併之後的全圖。
無無堂副本保持了魚鳧村的原貌,戴德伍德小鎮增加了許多建築,提供給無極門門徒居住,森林變成了練級場,荒野變成了農田。左邊印第安部落區有一半被割裂出去,變成了獨立的隱藏區。
“你隨我來。”林雨棠在隱藏區域點了一下,螢幕消失,師徒倆站在了酋長的石屋前。
“這個隱藏區域只有我和你能進來,用這個酋長別墅來放東西比較好。”林雨棠說著,推開石屋大門,“傳國玉璽在結束新世界開發之後也準備放在這裡,樓上酋長的臥室是專門的裝備儲藏室。”
這是張哲翰和小春初櫻第一次見到酋長的地方,酋長坐的鋪著獸皮的椅子,兩側的木質方桌和凳子都還在,中央花崗岩地面上,赫然放著一尊一米左右高的方鼎,器壁厚實,形制雄偉。
張哲翰喜形於色,問道:“這就是青鼎?”
“是的,昨天晚上煉製出來的,”林雨棠神情疲憊地說,“這東西你還真煉不了,只有天極境以上才行。”
“子兮說,昨天晚上鎮子周圍有敵情?”
“嗯,我感受到了威壓,應該是哪位家宗親自來了。或許懾於城防系統和軍用浮艇,只是接近了城牆一會兒就離開了。”
張哲翰走進青鼎,仔細觀賞這個千辛萬苦才獲得的成果。
鼎口有兩個很大的立耳,耳上飾一列浮雕式魚紋,耳外側飾浮雕式雙虎食人首紋。主體腹部呈正方形,下承四柱足,柱足上部飾浮雕式饕餮紋,鼎身四周鑄有精巧的盤龍紋和饕餮紋,腹內壁鑄有兩個筆勢雄健的象形文字,推測應該就是“青鼎”二字。
非非立刻給出了觀測資料:
【青鼎通高93.1厘米,口徑75.6厘米,腹徑74.9厘米,腹深43厘米,重201.5公斤。腹內鑄銘文290字,為甲骨文之前的上古文字,不可辨識。】
隨即又補充了關於青鼎的歷史資料:
【夏朝初年,大禹繼承帝舜禪讓的王位,成為天下共主,當時華夏大地被分成了九個州,每個州的最高官員是州牧,大禹讓九州的州牧獻上銅,鑄成了九鼎。此後九鼎就象徵著天下至尊。九鼎以九州各州的名字命名,青鼎對應的是古青州。青州是《尚書·禹貢》中所記載的古九州之一,”海岱惟青州“,大約在今天渤海以南、泰山以北,涉及河北、山東半島的一片區域。】
夏朝滅亡後,九鼎傳到商朝的商湯手裡,商朝滅亡後,九鼎傳到周朝的周武王手裡,周武王死後,他兒子周成王定都郟鄏,派周公旦營建王城,也就是洛邑,並把九鼎安放在了這裡,史稱“成王定鼎”。
從此之後,一直到東周滅亡之前,九鼎一直在洛邑安放。秦昭王滅了東周,九鼎突然從歷史上消失。
史料中記載九鼎“三足而方”,也就是說九鼎有三個腳,鼎身主體是方形的。但上週的出土文物證明這個記載是有問題的,三足的都是圓鼎,方鼎都是四足。據此推測,九鼎可能形態各異,有圓有方。
還有史籍是說九鼎重達萬斤甚至數萬斤,顯然是言過其實的臆測。正史《史記·秦本紀》雖然沒有說九鼎究竟有多重,但卻記載了秦武王舉九鼎的故事,原文是“王與孟說舉鼎,絕臏”。“絕臏”是折斷膝蓋骨的意思,也就是說,秦武王在舉鼎的過程中因鼎太重而折斷了膝蓋骨。如果九鼎重萬斤,秦武王肯定抱都抱不動,能讓自恃神力的秦武王去舉的鼎,最多也就三四百斤。
張哲翰把手放在鼎耳上,觸感冰涼,堅實勻潤,光幕資訊提示出現:
■ __
【名稱:青鼎】
【類別:?】
【屬性:?】
【適用:?】
【等級:?】
【功能:?】
【技能:?】
【狀態:不可裝備】
【融合度:0】
【備註:禹鑄九鼎之一。】
■ __
一大堆問號,不可讀取,備註也只有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