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地、可以輕易摧毀沿途一切的龍捲風,本身就是一種勇氣,就更別提深入其中,吟誦秘咒來富集並提煉颶風髓了,恐怕只有意志堅定、以挑戰極限來磨練自己身心的苦行僧侶和本領極高的強者才會去做。而那顆封住獅口的明珠,則是產於東大陸天竺國的奇物,名為“定風珠”,是風元素的剋星,本身也是無價之寶,只有它才能束縛住颶風髓這樣霸道之極的風系材料。
得到肯定的答覆後,那人立刻奔上臺去,將那雕像抱在懷裡仔細撫摸,臉上滿是豔羨,不停吞嚥著口水。他就是號稱“風之鍊金術士”的忒勃特羅尼德,也是溫德和溫蒂尼斯的遠方叔叔。他畢生研究能夠駕御風的器物,最得意的發明就是繼飛空艇之後第二種飛行機械——飛翼。那是在東方流傳過來的風箏的基礎上加以改造而製作出的道具,特殊的小型化晶石發動機可以為繃在木或輕金屬製成的骨架上的特製布或魔獸皮提供足夠的升力,然後把人帶上高空。但苦於輸出動力不足,目前還僅限於單個人使用,而且飛行過程中要消耗大量昂貴的晶石。他早就聽說颶風髓蘊含著強大到狂暴的風之力,可能會解決自己所面臨的難題,為此曾特意穿越大沙漠到東方去找過,可惜一直沒能如願,所以都有點想颶風髓想瘋了。今日一見琉星拿出的容器,他就下意識地覺得裡面是颶風髓,所以顧不得一切衝了上去。
良久,他才發覺有些失態,戀戀不捨地走了回去。琉星知道他肯定極度渴望得到颶風髓,不過這也是自己打造武器時要用到的最重要的一種材料,不能忍痛割愛,所以只好暗暗嘆息幾下。
一些學識不夠淵博的人還在打聽這颶風髓有什麼妙用,而琉星已經開始動手製作了。他攤開手掌,掌心升騰起一團夾雜著星光的藍色火焰,火焰上方出現了一個真氣凝成的蛋型容器,他就用這個來熔化蒼穹砂和浮雲塵。見此情景,席上又是一陣騷動。因為鍊金術士在使用普通金屬煉成器物時,可以繪製煉成陣,然後注入精神力啟動陣法,讓原材料在陣中直接形成器物;但涉及到魔法金屬,就必須用到魔法坩堝、鍊金大鍋、魔法熔爐之類來熔鍊了。
“他竟然不用魔法熔爐!”“人家是魔導士,駕御元素之火的能力哪是你能比得了的?”
其實,這並不是元素之火,而是類似東方真火的東西,康特將其命名為“星火”。上次打造鬼貓開山破時,琉星還不能運用這種力量,只能操縱火元素,如今卻可以運用自如了。加上操縱自制召喚獸的經驗,火焰形狀、火候掌握得駕輕就熟。星火不僅溫度比元素之火更高,可以充分煅燒材料,而且還可利用星海真氣本身的吸力從中過濾出雜質,使材料變得更精純。雖然比不上不如康特所用的兜率八卦爐有奪天地造化之能,不過功效已經遠比任何魔法熔爐好多了。
第三十三節 敗家之劍(下)
很快,湛藍色的蒼穹砂和淺灰色的浮雲塵屈服於星火的高溫,熔化成了液態,在藍色火焰的映襯下呈現出一種特殊的迷幻色彩。琉星取下定風珠,將獅口對準容器,一道幾乎無色的液體噴湧而出,準確地從一個臨時開啟的洞口灌入容器中,與裡面的液體融為一體。颶風髓不僅會作為武器內建的魔力源,同時也可改善材質,使得整個武器像風一樣輕盈。
這時就看出練習同時操控六個傀儡的好處了,琉星一面繼續加熱重新封閉的蛋型容器,一面準備其他部件。像變魔術一樣,他以真氣為模具,用熔融的魔金鑄成一條長長的咒文帶,並在其中適當位置填入風魔之眼、暴風鑽、地母淚等晶石,構成了一個變了形的魔法陣。當初“鬼貓開山破”內部的三重連魔法陣的簡潔和高效,給琉星留下了深刻印象:如果按照通常設計,可能要花費大量高階晶石,並佈置大小多個魔法陣才行;而分成三次增幅,則輕易把效果提升至單個魔法陣的八倍。他吸取了那個設計的優點,然後根據此次要鑄造的劍的外形做出了改進,把魔法陣做成了層疊巢狀的形式,而這個冗長的一體化設計則藉助其罕見的長度完成了效能提升。其中的魔獸晶核風魔之眼和暴風鑽都是容納或增幅風之力的,而地母淚則是專門收斂風用的,讓武器的威力可以被使用者控制。雖然和康特所說的東方思想還有所差距,但也不失為一項實用設計了。
接著,琉星把金色的咒文帶扭曲成上寬下窄的螺旋狀,然後以真氣包裹,將蛋型容器內已經充分冶煉的液體注入。很快,一個近乎透明、內中鑲嵌著金色咒文的螺旋錐形晶體劍出現了,它有點像騎槍的槍尖,只是多了個短柄,或許被稱為“手持的鑽頭”會更合適。不過,目前這劍還有些過於脆弱,琉星還要在最外層包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