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部分(3 / 4)

小說:桃花江 作者:敏兒不覺

暫別了王樹喜,陳小螢與李東驅車來到東湖,李東搶先買了門票,陳小螢並沒有謙讓,她知道李東的心情在好轉,從現在起,她他們打算他們的所有事情都由李東去做,這丫頭又不缺錢,就讓她儘快恢復常態。他們進了東湖的大門,沿著湖邊往前走,水清如玉液,水面上烏篷小船盪盪悠悠。對面青青的山影倒映在靜如玻璃的水上,岸邊是石板小道,柳樹翠綠的長絲拂面飄揚,一路花色繽紛,芬芳浮動,鳥語細細長長。濃春時節的江南,神清氣爽,襟懷開朗。他們走了大約二十分鐘,來到了船塢,上了一條柳葉般的烏篷船,一位戴氈帽的老伯為他們划船。世人都知道,紹興人划船是天下一大絕招,手腳並用,身子往船屁股後面一坐,腳下一隻槳,手上一隻槳,同時舞動,如同蝶翼貼著水面飛行。陳小螢和李東剛一坐好,划船的老伯就說:“姑娘們坐穩了,開船吶――”

這東湖是東西走向的水面,船由西往東行,左手是平地,花草掩映,亭臺水榭參差,右手是青山遊動,黛影嵯峨。划船的老伯說:“姑娘們拍照啊,水上的鏡頭比岸上的好看多了!”陳小螢拿出日本進口的佳倫數碼照相機為李東啪啪拍照,李東又接過照相機為陳小螢拍照,划船的老伯叫陳小螢與李東並肩而坐,他停下槳,拿過照相機,從不同的角度為陳小螢和李東拍了幾張合影。拍照完了,他繼續划船。

陳小螢說:“這東湖的水啊,一半是天水,就是天上的雨水積存在此,一半是汗水,是當年的石工們開山鑿石的汗水留存在這裡,也不知多少年了。”她指著留有斑駁鑿痕的筆立山岩對李東說,“這湖有相當部分是古時候石工們採石開出的窪地,你說千錘萬鑿,子子代代要流多少汗水。你看那岸上的石板路,不就是從山上採下的石板鋪成的嗎?這樣的石板路在紹興究竟有多少?在江南究竟有多少?誰能說清。此外,還有多少石料用到了建築上。因此,這些年在安徽的黃山市,在江西,都發現了類似的古採石場,你說人的生命有多偉大,我們要向我們偉大的生命致敬,我們要悉心地呵護它!”

李東溫柔地點著頭。

說話間,東岸的船塢到了,標誌著水上的遊程結束。剩下的陸地景點和名勝古蹟由遊人自行瀏覽。

李東和陳小螢粗枝大葉地遊覽完東湖,時間已過中午十二點,他們只在公園門外吃了一盒快餐飯,就連三快四地驅車趕往蘭亭。

蘭亭是書聖王羲之生活和從事書法的地方,這裡沒有震撼人心的高山大河,只是一片稍有起伏的平地,水也就是一條小溪,一方鵝池。紀念王羲之所書《蘭亭序》的蘭亭碑也不高大,一切只是那麼質樸,富有文化涵養。這裡十分耐看,讀碑刻,觀風景,讓人百看不厭,留連忘返。這裡幽靜深邃,讓人在平靜中默默提升靈魂,感知生命的風采。陳小螢和李東在蘭亭碑前,鵝池側畔,照了很多照片。不由得感到有些累,陳小螢請李東賣點礦泉水喝,李東樂而為之。於是他們兩人就一起坐在草地上喝水小憩。陳小螢說:“看了蘭亭,我總覺得人很神奇,做一件突出的事,就有可能延續生命的長度。大凡這樣的人,都是克服了重重困難,終生努力。這麼看,人的生命有多貴重,真了不起呀!”

離開蘭亭後,他們在一家照相館裡列印了照片,然後就驅車前往李花坪。

陳小螢來到李花坪,王樹喜夫婦一直迎到門外,李河柳親自為陳小螢開車門。因為他們夫婦感覺到女兒這幾天一定得到了陳小螢的很大幫助。進入客廳,茶水已準備齊全,各類小食品不下十種。他們坐下邊喝茶邊敘談。李東兩眼含淚,把幾日來的生死經歷一一說了,頻頻感謝小螢姐姐,王樹喜夫婦也跟著李東連連感謝陳小螢。當晚王樹喜夫婦設盛宴款待陳小螢,陳小螢連連舉杯致謝,王樹喜、李河柳、李東紛紛向陳小螢敬酒,並真誠邀請陳小螢到桃花江市去住幾日,好讓他們深刻表達表達感謝之情。陳小螢說休假時間已到,明天必須回上海,以後一定登門拜望。

第二天上午,陳小螢上車啟程回上海,李東開著媽媽的車子把陳小螢送過了杭州,到達金華地界時,陳小螢的車趕超到李東車前停下來,勸說李東不要再送,交待李東有空一定要到她家去玩,並說這是他們的重大約定,誰也不能失約。還說平時要多多聯絡。李東一一點頭應諾。李東目送陳小螢遠去以後,自己也上了車,掉過車頭回李花坪。

王樹喜夫婦陪李東在李花坪住了幾日,李東的心情漸漸恢復,身體也隨之恢復,李東提出要回家。於是他們回到了蘭軒,一切就這樣過去了。

四十六、生許多小傻蛋(之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