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被理論影響到了嗎?
吳遠愣在原地,現在看起來好像確實是這樣……
阿蓉也聽到江選對吳遠的講解,微微點頭,一個人只透過理論提高鑑定水平是有限的,可一個人如果透過實踐,鑑定水平會提高很快,甚至會不斷提高。
她雖然也剛學習明代青花瓷鑑定,可她有豐富的實踐經驗。這讓她沒有犯吳遠犯的錯誤,不過她很好奇,江選到底如何在短時間內發現贗品仿造痕跡的。
剛才江選在跟收藏家們交談的時候並沒有說到這一點,阿蓉想了想,決定親自去問問江選。
於是她離開學生們人群,來到收藏家圍著的地方。
這時候華逸塵看到阿蓉,記得這是湖海中學的學生,立即繃著臉,想問她有什麼事情。
卻沒想到阿蓉直接繞過他,走到江選的身邊,江選正在收拾瓷片,做進一步的驗證,因為現在時間很充足,他想把能證明執壺是贗品的依據一一找出,不僅是為了幫助華逸塵,也是他個人覺得這很有挑戰也很有意思。
他轉身的時候,看到阿蓉,第一眼的時候覺得有些眼熟,但沒有在意,問道:“這位同學,你有什麼事?”
因為阿蓉認為江選應該是很厲害的鑑寶師,所以很尊敬地道:“江老師,我想請教您一個問題。”
江選笑了笑,問道:“你想問什麼?”
阿蓉問道:“您認為執壺是贗品最重要的地方在哪?”
江選沒想到阿蓉要問的是關於執壺的問題,有些意外,這個問題不太好回答,因為他不知道對方能聽懂多少,所以他用反問試探對方的深淺:“你覺得呢?”
阿蓉想了想,這是她思考很久之後總結出的答案,用這個回應江選,相信對方也能正視她的實力。
“我認為有三點,一是體積,報價人說執壺應該是明代永樂年間的青花瓷,按照論點,永樂年的青花瓷體積較為輕盈,宣德年間青花瓷變重,而根據瓷器整體的輕重判斷,它應該不屬於永樂年的青花瓷。”
女孩能回答這些已經讓江選有些意外,不過他還是搖頭道:“這樣的鑑定依據過於單薄。”
阿蓉繼續道:“第二點,是鏽斑。”
“鏽斑?”江選認為這個論點很有趣,剛才他跟收藏家們討論的時候也沒有提到這個:“你認為鏽斑可以成為依據嗎?”
“是的,鏽斑,我記得書上說‘含鐵量高會產生鏽斑’而鏽斑以星狀滴落在瓷器,甚至會陷入胎骨,在撫摸時會凹凸不平,但是很多人容易忽視掉它。”
江選微微一愣:“執壺好像沒有鏽斑。”
阿蓉和氣笑著道:“執壺頸部之下有個地方,摸起來有凹凸的手感,我猜測仿造者打算偽造出鏽斑,但是沒有成功,就遮掩住了,但手感上缺陷還是存在的。”
江選連忙把手裡的瓷片放下,去找執壺上部分。
當他拿到執壺上部分,找到頸部下方有弧度的位置,用手指輕輕摩擦,果然是有凹凸感的。
瞬間他認可了阿蓉的判斷,這應是仿造中發生的失誤,但是施釉非常均勻,只憑眼睛看是看不出凹凸面的,只有用手摩擦才能感受到。
因為鑑定古董的第一個步驟就是觀察,第二步才是觸控,所以他錯過了這個發現。
江選這個時候已經很清楚女孩絕對不是普通的學生,能看出兩點贗品痕跡說明她的鑑寶水平很高了,水平很高不只是她對理論上青花瓷的瞭解,還有實踐水平也很厲害。
團隊裡有幾位收藏家或許達不到女孩對青花瓷的瞭解。
不對……
最開始的時候女孩說三點依據,也就說女孩有個依據沒有說。
江選目光一亮,道:“還有第三點?”
阿蓉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第三點沒有什麼新意了,是江老師你提出的那點,執壺的接痕。”
接痕就是江選在十分鐘之內確定執壺是贗品的重要依據,永樂年代的青花瓷都有著淺顯的接痕,並不是偽造贗品用的拼接方法。
執壺身上偽造了接痕,也讓他們找到執壺破碎真正原因,因為接痕斷裂,延伸到執壺的底部,導致瓷器碎裂,跟華逸塵磕碰一點關係都沒有。
第62章 返回學校
江選看著阿蓉; 心中有了答案; 以這個女生的鑑定水準,想問的應該不是鑑定執壺是贗品最重要的依據在哪; 這個問題對她來說太簡單了。
於是他笑了笑道:“其實你是想問,我是怎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