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起來穿衣洗漱去正院陪譚麗娘吃早餐。
之前懷宇去太學時怕名額不夠謙讓過,現在除了懷宇和懷瑾,家裡還有四個名額,花易巖提出讓呦呦去太學讀書,卻被呦呦“嚴正”地拒絕了。
我好不容易逃離了學校這個老籠,才不要再進去。呦呦心想。
陶陶出嫁後不久,呦呦收到了來自蕭沐仁的信件。信是小榮子送來的,同信一起送來的還有一個大包袱,說是蕭沐仁送給她的嘉峪關特產。
呦呦開啟來看,發現都是些具有西北少數民族特色的物品,帽子、頭巾、裙子,一家人都有份,還有一堆的髮飾裝飾品,呦呦辨認了一下,只能認出維吾爾族和哈薩克族,其他的完全無法分辨。
信是裝在信封裡的,一共三份,一份是花易巖的,一份寫了懷宇的名字,最後一份是給呦呦的。呦呦對比了一下,好像她的比較厚。
信裡開頭的內容差不多,都是報平安,然後描寫了一下嘉峪關的風土人情。不同的是,給花易巖的信中有不少關於作戰或者訓練的請教,給懷宇的那封說了不少吐蕃和大鴻兩方之間的不同和相似。
而給呦呦的那封,除了報平安、介紹風土人情、感謝一番呦呦送的手套和泡麵,說著兩樣東西發揮了很大的作用,還另外有兩張紙,上面是四個菜譜,寫了所需材料用法用料,其中有一道菜居然還提到了孜然,最後在信的末尾說孜然是一種大鴻朝不曾聽說過的食材,他已經包了一包讓人捎回來。
呦呦在心底翻個白眼,心想原來在你心裡我就是個吃貨?不過她比較感興趣的是拿包孜然,呦呦翻了翻那個包袱裡的東西,並不曾見到包孜然的包,就問懷宇看到沒有。
懷宇想了想,指著地上的一個箱子,“你看看那裡頭,那是蕭公子讓人捎來給咱們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