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孃親不是個真人,應該是傳說中的聖母。
欒二少小時候與劉家失散後,與另一位老奴逃到了一個小山村裡,在那裡隱姓埋名十五年。
十幾年來一直在打聽著親人,可是卻沒有任何訊息,後來不得已娶了村裡的一位姓張的姑娘。
這位張氏進門在先,徐氏進門在後,雖然她才是欒二少當年訂下的未婚妻,可想著人家在先便同意當了平妻。
當了平妻還不算什麼,她覺得張氏對欒二少有恩對她非常的尊重,於是便澎漲了張氏的慾望,最終徐氏出了事…
明眼人都知道徐氏與欒二少感情深厚,怎麼可能還在你儂我儂的時候去找野男人呢?
可偏偏這欒二少信了,而且信得連理智也沒了,失去了心愛的人、陌生了親生的女兒。
“沈姨,你與三叔他又是怎麼回事呢?”
沈氏目光看向窗外的天空,聲音空洞而悠遠:“我與他認識,全來自於一場花會…”
這是一個少男少女一見鍾情的故事,在某家的花會上,身為寄人籬下的世家大千金因為一張手帕掉了,偶遇了前來這裡參加詩會的欒三少。
欒家當時在應京不過為小戶之家,他少年時才學超然與沈氏的表哥是同窗。
當時沈氏要下嫁,她的親舅舅堅決不同意,可她卻非嫁不可,差點與親舅舅斷絕了關係才嫁成。
來之不易的感情讓兩人非常珍惜,欒三叔也非常爭氣,三年之後竟然中了進士,這讓欒夫人現在的欒老夫人極為高興,就算當時沈氏三年無所出也沒多話。
一年後沈氏生了沈秋誠,她在欒家的地位更加奠定了。
沈氏舅舅看外甥女婿也算是個上進的人,於是後來暗中不斷的提撥他,僅三年欒三叔就由七品主客司事提升為從五品的員外郎。
只是沈氏自生了沈秋誠後,三年並無動靜,而欒三叔的官位一升欒老夫人覺得他的子嗣太弱,要給他添妾室。
當年欒三叔娶沈氏時就發過誓,此生只娶一妻絕不納妾,這才是沈氏不惜違背自小把她養大的舅舅意願下嫁的原因。
可有一日,表妹襲來,欒三叔輪陷,沈氏帶著兒子從此悄悄離開…
這樣的故事聽得桑月很傷感:“沈姨,我佩服你!寧缺勿爛,如果我是你,一樣會離開!缺損的感情不會美好、別人用過的男人我會覺得很噁心。我不會勸你回去,只是我覺得你可以聽聽他要如何狡辯,這樣你更能看得清他的品性。”
桑月同仇敵慨的一番話惹得沈氏一陣眼淚,她緊緊的抱著桑月:“如果你是我的女兒,這輩子就算只有一個女兒我也滿足!”
聽了這話桑月輕輕的試去沈氏的眼淚,非常認真的說:“侄女是半個女兒、外甥女也是半個女兒,我既是你的侄女又是你的外甥女,自然你就有一個女兒了!”
這番謬論惹得沈氏又哭又笑:“是是,你就是我的女兒,這輩子我總算有兒有女了!”
“嬸孃,女兒已經出嫁了,您還欠我一副嫁妝哦!”
這鬼精鬼怪的模樣終於把沈氏給惹笑了:“噗!小財迷!嬸孃知道了,既然我已被他找到了,那麼我也不怕暴露蹤跡十幾年都不敢回去收嫁妝上的出息。你等著,嬸孃一定給你一個大大的紅包!”
桑月一出來,欒三叔與沈秋誠奔了上來:“月兒,怎麼樣了?”
看欒三叔臉上的焦急不似假,桑月看著他認真的說了一句:“我能做的事都已經做到了,嬸孃她也答應與你好談一談,我只希望三叔你不忘初忠。如果緣分真的無法再繼,請三叔不要傷害我的嬸孃!”
夫妻之間的事外人永遠插不上嘴,桑月說完這一句後徑自走了…
第899章 進京
桑月不知道沈氏與欒三叔兩人如何談的,第二日沈秋誠來告訴她,他們母子將陪她進京。
有他們母子同行,桑月自是歡喜。
打理好家中事,選定好吉日,五月二十六日大家正式啟程了。
這回去的人並不多,除了沈家母子和他們夫妻之外,還有劉阿婆與劉阿公,當然桑月沒忘記帶金寶銀寶,因為她這次還要去看一下小韻兒這小丫頭!
說是人不多,可一上路才知道,五輛馬車全滿了。
早上走得早,到縣裡時也不到中午。
桑月自是要去一趟仙味樓,諸葛十七聽了她的身世,先讓手下去安排飯菜,然後立即去發信了。
從柳梧縣應當說叫正式出發,從柳梧縣經過德州府往西北方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