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部分(3 / 4)

於是便欣然應允了兩個小丫頭的要求,略略收拾了,裹了一襲雪青色的羽緞斗篷,一手一個牽了兩個小丫頭出了門。

院子裡和門外的小徑上已經有人清掃過,兩旁花樹、竹林、蒼石上的積雪卻完好地保留著,江夏孃兒仨一路緩緩而行,欣賞著路旁的雪景,兩個小丫頭指點著路邊的景緻,煞有其事地評論著,這個說那塊透石如老翁垂釣,那個說那花樹像仙鶴展翅……嘰嘰喳喳,說笑不停。

江夏覺得有趣,也跟著一一看過去,心情自然而然地,也像小丫頭們一樣,輕鬆歡欣起來。

正走著,卻見一群衣著富貴、形容不俗的女子,從二門方向走過來,期間也有人說笑逗趣,引得一陣陣笑語不斷。

之前見賀佩娘那般素淡冷清模樣,江夏自行腦補她們母女閉門度日,少於人往來的,是以,一下子看到這麼多年輕女客,難免有些出乎意料,不由地愣了一下。

那邊引路的卻是芮娘身邊的丫頭,名喚鸚哥的,見了江夏母女連忙上前來見禮。

禮畢,又替走到近前的女子們向江夏引見:“這是蘇州知府邢大人家大少奶奶和二姑娘、三姑娘。這兩位是同知向大人家大少奶奶和大姑娘……這位是江夫人,這是江夫人家大姑娘、表姑娘。江夫人是我家夫人的故友,特來探望小住的。”

那幾位女客目光隱隱打量著,一面隨著鸚哥的介紹上前來與江夏行禮見過。

到此時,江夏心中那一點點愕然也收了,臉上也揚起一抹溫和的淡笑來見人。這些人知不知道她的身份不管,既然鸚哥介紹她是賀佩孃的故友,她也只拿出客居的姿態來,客客氣氣,不卑不亢地與那些奶奶、姑娘們回禮見過,曦兒和啟娘在京城甚至已經自己應酬接待上門做客的小姐妹了,對這來往禮儀上自然從容地很。

小魚兒當年在此住了年餘,人都進了京,方才傳開訊息去,那些官員鄉紳們無不頓足懊悔不迭,長公主就住在近前,卻沒趁機交接,白白錯過了,卻沒人想,成慶帝時,當今還遠在肅州,公主也是從大漠逃回來的,形勢不明、身份尷尬,即便他們當時知道了,大概也裝糊塗不肯上門吧!

這些奶奶姑娘們確與芮娘認識交往不差,今日來,卻是因著聽聞有客住進了公主別苑。能住進公主別苑的客人,即便不是公主本人,身份也差不到哪裡去……更何況,徐相攜家人到了明州之事也有人想到,據說,徐相之妻,那位傳奇的江太保可是與福寧長公主親如姊妹的。

如今,聽鸚哥介紹說‘江夫人’,有那心思轉得快的,已經暗暗確定了江夏的身份,這臉上行止上,自然越發熱切了幾分。

寒暄畢,大家都是往園子裡去的,江夏孃兒仨也不好撇開眾人,只好匯做一路,互相說笑、閒聊著,一路往園子裡去。

邢知府家兩位姑娘正值韶華,看年紀相仿,容貌卻有不同,江夏暗暗推測,應該不是同母的。

邢家二姑娘容貌清秀溫婉,說話也柔聲細語的,一經鸚哥介紹了,就自然地與曦兒、啟娘走在一處。

一大群人鬧鬧哄哄的,曦兒和啟娘無法細細看路邊的山石花樹,只低聲說起在京裡時,賞雪烤肉的趣事來。

邢家二姑娘就笑著道:“兩位妹妹倒是與我想到一處了,我剛剛來時,就帶了麂子肉來,那麂肉最嫩,烤來吃最好了。”

其他奶奶、姑娘們立刻笑著附和起來,又有人提醒:“芮娘釀的上好東陽酒,一會兒也要讓她多溫些來,咱們都盡興喝一回去!”

熱熱鬧鬧間,邢家大少奶奶笑道:“聽兩位姑娘都是一口好官話,不似南地之人,敢問夫人仙鄉何處?”

江夏淡淡一笑道:“祖籍山東臨清府。”

她雖不喜交接應酬,卻也知道,這些人際往來走到哪裡都是免不了的,於是也耐著性子回話。

向家大姑娘就笑道:“去歲,父親南來赴任,我們倒是在臨清府停過兩日,那碼頭街鋪林立,車來人往的,端的是繁華去處,不比蘇州差呢!”

江夏含笑點頭,也道:“向姑娘過譽了。臨清雖說托賴運河之便,聚攏些人氣,卻總無法與蘇州相提並論的。”

順著這個話題,眾人又議論起南北風俗差異來,七嘴八舌、你言我語,卻總不會把江夏母女冷落了去。

江夏情知這些人大概已經確定了自己的身份,卻沒有人戳破,也就放鬆下來,隨意地說一說風俗民情、風味美食。

不說江夏前世今生經歷見識的多,就是曦兒和啟娘,這一路行來,江夏每每停船帶她們上岸遊玩,賞各地風景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