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祠店。”
小魚兒懷疑地看了看車外,奈何馬車已經跑遠了,只能看到長長地隊伍,卻看不清牌匾上的字了。
轉回目光,小魚兒瞪著江夏道:“你剛剛還說不知道……你也沒看,你怎麼知道是什麼字啦?”
江夏斜她一眼:“臨清城兩家店,一家是寺前街店,一家是府前街店,剛剛那個店面正好在文昌祠門口,我就說了是文昌祠店啊。”
小魚兒眨了眨眼睛,突然問道:“京城每一個寺廟前都要開店麼?”
江夏瞅她一眼:“這與寺廟無關啊,要看人多,又有鋪面才行啊……”
小魚兒擺擺手:“我不管了……哈哈,這下我可以放心花那些銀子了。”
江夏默了片刻,無奈地嘆口氣,搖搖頭。
感情這丫頭一直沒相信,那兩萬兩銀票就是給她的分紅啊!
所謂的天壇廟,就在正陽門外,與其說挨著天壇,還不如說挨著貢院和文昌閣……
小魚兒將鋪子的事兒丟開手,又去給兩個小子指點介紹起來:“……那邊是文昌閣,也就是貢院,考鄉試、會試的地方。”
“程琪!”江夏突然叫了一聲,然後吩咐道,“繞過去看看!”
小魚兒聞言扭頭看過來,張了張嘴,卻到底沒說出什麼來,將許多玩笑話又咽了回去。
她早就看出來了,這個別看平時萬事不上心的樣子,但一捱上徐家老二的事兒,她就無一不在意,無一不斟酌思慮周全……夏孃的心裡是有徐二的吧?她卻不得不離開徐家……之前,她以為夏娘並不在乎徐家老二;如今看來,或者正因為在乎,她才離開吧!
馬車經過貢院門口,程琪可以控制著馬速,緩緩走過去。
江夏沒有再出聲,她也只是看著貢院大門……神色並沒有明顯的變化……京城的貢院,與德州府的也差不多,只是規制上大得多了。
繞過街角,遠離了貢院,看不見了,小魚兒突然湊到江夏身邊,笑嘻嘻地耳語道:“那邊就是最有名的胭脂巷,要不要帶你去開開眼?”
江夏橫她一眼,淡淡道:“想開眼也是我自己個兒去,帶上你……我怕若愫姑姑打我!”
小魚兒嗤地一聲笑了,撇撇嘴扭過臉去繼續跟下子說話去了。
江夏暗暗感嘆,難怪說書院、貢院附近,必定有兩種生意是極繁榮的,一種是書籍文具鋪子,另一種就是妓院。老北京所謂的八大胡同,什麼陝西巷、胭脂巷等等諸般,就是如此。
看此處的情形,應該相差不遠。
之前,江夏表示對文玩紙筆等物不感興趣,但等真的走進了天壇廟街市,看著滿眼琳琅滿目的書籍、字畫、文玩、文房用品等等諸般,她還是一下子就喜歡上了這個地方。
還真讓她猜對了,這地方就跟老北京的琉璃廠相仿,主要的買文房用品和書籍的,漸漸衍生出了書畫、字帖、文玩、玉器、雜項諸般種種,文房用品和書籍倒成了其中的一種。
江夏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鑑別能力有限,大都只是看,並不出手。小魚兒卻連著買了好幾樣東西,卻大都是文房要用的筆墨紙硯鎮紙、筆洗等物,說是送給越哥兒和齊哥兒的。
索性所費不多,江夏也不推卻,由著她買去。
☆、359。第359章 獨子好哇(4更)
直到走進一家香鋪子,江夏才打起精神來。甄別玉器古玩她不在行,但辨別香料卻差不多算是她的老本行了。她也正好想調製一些燻屋子燻帳子的香囊,正好挑一挑合用的香料買一些。
走進鋪子裡仔細看過去,江夏就發現,這香料鋪子遠比她在臨清府、德州府逛的鋪子高檔的多,擺著的根本不見散香,都是規格很高的整香,有原料單品,也有製作好的成品香料……更有各式木質香料雕刻的把件、擺件兒、掛件兒,品種極多不說,品質也是極好的。
越哥兒小時候做了個脾胃虛寒的毛病,江夏盡心替他調養了一年多,平常裡幾乎不發作了,但病根兒一直沒去。老檀香味辛性溫,理氣和胃。沉香味辛、苦,性溫,降氣溫中,暖腎納氣。江夏之前給越哥兒掛的香囊裡就放了老檀香和一小塊伽南香,只不過,體積太小,藥性有限,而且不夠大氣。越哥兒年紀漸長,身上的配飾也要講究一些,若是能有老檀香和上好的伽南香做成的把件、掛件兒,她就可以買回去給越哥兒帶著去。
還別說,這鋪子貨品豐富,還真讓江夏看到了一件合心的。
這是一串手釧,上好的伽南香十八羅漢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