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番話說的崔氏笑逐顏開起來,連連拉著江夏叮囑了半天,待林酈娘轉回來,崔氏又與她說笑幾句,眼看著崔氏現出明顯的疲色來,江夏就起身告辭。崔氏也不留她,只讓人拿出一些趙三公子趙煒送過來的海鮮。
“這是老三從萊州快馬送進來的,都用冰湃著的,別的不說,倒是新鮮,老大家的不愛吃這個,我一個人吃不了多少,你們拿去分著吃了,就當嚐嚐鮮!”
江夏和林酈娘歡歡喜喜謝了,一起辭出來。
車子駛離趙家,在一個路口停下,江夏挑起車簾子,對林酈娘道:“既然趙家嬸嬸給了海鮮,我就不拉你再去我那裡了,反正我也不出門,你隨時過來尋我說話。”
林酈娘笑著道:“那自然好,今日先說下,明日我就尋你說話去。到時候看看嫻娘有功夫,帶著她一起過去……你放心,用我的車子,不會招人眼的。”
江夏拱拱手,目送著林酈孃的車子走遠,這才吩咐車伕啟動回家。
回到家裡,海鮮從車子後邊卸下來,江夏才知道,崔夫人竟然給了兩大箱子海鮮,箱子裡邊都加了銅膽,又鋪了油布,大冰塊挖空了,海鮮就冰鎮在冰塊中間,有四五條兩三斤的大黃魚,還有兩條七八斤的鮁魚。另一隻箱子裡裝的則是各色貝類、螺類,林林種種一大箱子。
江夏招呼了枝兒,將鮁魚去皮去骨,剁成魚蓉,再加瘦肉泥、蛋清和少量澱粉,順著一個方向用力攪上勁兒,就成了最鮮美的鮁魚餡兒。晌午飯,江夏和麵包了幾盤,帶著囡囡、小妹、紅綾姑姑、魏嬤嬤等人嚐了,得到了一致的誇讚。
連紅綾姑姑也忍不住讚歎:“再沒想到,魚肉做餡兒包出來的餃子這般好吃,竟是半點兒不腥的!”
江夏下午就多做了些,掐著點兒做出來,裝進食盒裡,快馬給趙家崔夫人送去,不多時,送東西的彤翎芷蘭轉回來,一人捧了一個金簪子給江夏看,說是崔夫人吃的合口,一口氣吃了二十幾個,連連說要江夏再去,把方子教給她家的廚子去。
江夏笑著:“這個容易。”
說著話,將做鮁魚餃子的方子寫下來,一式兩份,分別讓人給林酈娘和崔夫人各送一份去。
晚上,徐襄和越哥兒等人回來,囡囡和小妹兩個小丫頭跑到大門上接了,引著人往後園子裡去。
臨著池子的亭子裡,當中間的擺了火鍋,熱氣蒸騰著,一盤盤鮮嫩甜美的海鮮擺在周邊。眾人新鮮又有趣,沒去過海邊的人,很少能夠見到這麼多鮮活海產,特別是貝類、螺類,花色不同,形狀各異,引得幾個小傢伙愛不釋手的。
☆、636。第636章 過端午,插艾草
一轉眼,到了端午節。衙門、學堂都休沐。
初四這一天,江夏就與囡囡、小妹的先生們說好,放了一天假,她帶著兩個小丫頭一起出城,採摘蘆葦、嫩荷葉,準備包粽子。
城北什剎海里種了蓮荷,五月初,荷葉已經生出了不少,荷花卻還早,偶爾又一兩個荷包,也只是剛剛鑽出水片,緊緊地裹著,想看其盛開,卻還要等上幾日。
江家早就租了船,江夏帶著兩個小丫頭上了船,船孃搖動船槳,木製小船如魚一般,靈活地離了岸,往蓮葉深處划過去。
撿著大片的荷葉剪了二十幾張,也就夠了。小船並不停留,穿過一片片荷葉,順著水道一路北行,出了水門之後,就在德勝門外,又一片開闊的水面,這裡沒了荷葉,卻有一大叢一大叢的蘆葦,因著此處荒涼,成片的蘆葦長起來後,遮天蔽日,如綠紗帳,故而此地就被稱為葦塘。
江夏讓船孃將船劃到一處稍顯開闊的河塘岸邊,放了跳板,眾人下船。江夏手中挽了個柳條籃子,籃子裡放著一把磨的鋒利的鐮刀。囡囡和小妹手中則各拿了一個小花鋤,興致勃勃地沿著蘆葦叢中的羊腸小路走下去,走到蘆葦蕩邊緣處,眾人尋到了一片野艾蒿,江夏揮動鐮刀,很快割了一籃子。
程琪上來把籃子接過去。江夏則拿了一把藥鋤,四下裡尋找起來,很快在一片淺水窪子裡發現了一大叢荸薺,江夏揮動藥鋤,囡囡和小妹揮動小花鋤,笑嘻嘻忙乎著,很快挖出一小堆荸薺來。
“哎呀,有魚!”小妹驚呼一聲。
囡囡立刻被吸引過去,丟掉手中的花鋤,跟著小妹一起去抓水窪子裡的魚了。
江夏看看收穫,一隻柳條籃子裝的滿滿的了,也就重新拿了鐮刀,往旁邊的蘆葦叢裡,尋找葉片寬大的蘆葦葉子割下來,帶回去包粽子。
臨近晌午,兩個小丫頭拎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