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行禮作別。
幾個人一起將林黛玉送出庵門,從背影上看只見林黛玉不時拿帕子抹眼,心裡也都有些傷感。眼看著下山了,走遠了,看不見了,才回屋。
(六十八)入佛門小姐甘清苦出榮府眾尼獲尊重
第三天,妙玉便召齊庵內所有的人,大做了一場法事。燒香祈願敲磬誦經,一板一眼,事事俱全。妙玉也給府裡各人下了帖子,請她們過來觀禮。但真正來的,卻只有寶玉、探春和薛寶釵,林黛玉因為夜裡著了涼,病倒了。另外就是鴛鴦、平兒和彩雲。
惜春、香菱和晴雯一齊換了緇衣,在佛祖面前上香磕了頭,算是正式入佛門了。
法事之後,妙玉將眾人請入偏殿奉茶。吃過茶,各人陸續離去。
寶玉還想多坐坐,卻被薛寶釵和探春拉走了。
鴛鴦卻不慌不忙地坐著喝茶,並不忙著走,妙玉自然要陪著說話了。
惜春、香菱和晴雯三個便忙著收拾大殿時做過法事的用具去了。
鴛鴦對妙玉道:“宮裡也回話了,說你可以帶三個人進去。所以她們三個正好是這個數。你也可以放心了。讓晴雯跟你們一道進宮,可有些不容易呢。還是貴妃娘娘親自跟內務府發了話,關照了才成的。內務府已擇了日子接你們進宮,只說是十月初十,進宮後正好準備慈恩堂的十五大祭。”
妙玉心裡默想了一下,道:“大後天就是初十。看來咱們在這府裡的日子並不多了。鴛鴦姑娘,多謝你這些日子來對我們的關照。咱們在一起的緣分也只能到此了。我們離開那天,自會去給老太太辭行,還能跟你們再見上一見,但想要說說話,卻是不能的了。”
鴛鴦不禁生出一絲傷感,道:“你這樣一個人,初來時大家都以為你是一個不要親近之人,但真正跟你接觸過,才知道你是個真性情的人。這府裡各人都是顧自己的,難得有你這樣的人。如今你要走了,我這心裡倒有些不是滋味了。別的不說,只望你們進宮之後,自己多保重,平安喜樂便好。還有,你們進去了,有機會也讓人帶個信出來,讓我們也知道知道你們過得怎麼樣了。”
“那是一定的。但凡有機會,我一定會想法子給外面通訊息的。不然,咱們幾個,便是死在裡面,只怕也沒個人知道。當然,便是我送不出訊息,貴妃娘娘也會跟府裡通訊息的。你們大約也可以知道我們在裡面日子過得怎麼樣了。”
鴛鴦有些感傷,道:“你可別說那喪氣話,什麼死不死的。你們是菩薩跟前的人,誰也不會來害你們的。加上又有菩薩保佑,有什麼事也會逢凶化吉的。所以你不用這樣憂心的。”
妙玉一笑,不再說這事,只道:“倒是你,你自己可得當心一些。我們在一起說過的話,不知你還記不記得。以後還是早為自己打算吧。我也希望你能有一個好結果,別有遺憾。”
鴛鴦思及自身,不免感嘆道:“我是老太太的人,沒辦法跟晴雯她們一樣任性隨了你進宮。其實我倒好羨慕她們幾個,至少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遂了自己的心願。我卻是身不由己,只能服侍老太太百年之後。”
“不管怎麼樣,你也得早早打算,未雨綢繆。老太太一旦不在了,你的處境可就令人憂慮了。大老爺那裡早就放出話來了的,你只要在這府裡,你是逃不了他的手心的。所以得想法子離了這府才好。至於應該怎麼做,我不說你心裡也應該有數,你在這府裡裡外都走得,應是不太難辦的。”
鴛鴦點頭:“多謝你關心。以後怎麼樣,暫時還慮不著。事情怎麼樣,以後再說吧。”
妙玉知道鴛鴦也是個聰明人,這類話題點到為止即可,便不再多說,低頭喝茶,閒話別的事。
正說著話,只聽外面有人聲,依稀是尤氏的聲音。
鴛鴦便對妙玉道:“她來定是為四姑娘的事情。我在這裡不方便,老太太那裡也要人,還是先走了。”說著便起身告辭。
走到門口,尤氏已帶了兩個小丫頭進來了。
尤氏見了鴛鴦,便笑道:“喲,你怎麼又走了?我來了,你就走,可是什麼意思呢?”
鴛鴦笑道:“老太太讓我來傳話,傳過話自然該走了。並不是因為你來。老太太那裡只怕要找我,我還是趕緊地回去。不能陪你了。”
尤氏笑道;“知道你是個大忙人。改天再專找你說話。”
兩人說過幾句話,便各自分開。
妙玉迎著尤氏,道:“大奶奶來,可是要找一葉?剛才做法事,怎麼沒見大奶奶?”
尤氏陪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