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搖頭。道:“這些話,咱們這些奴才卻是不敢亂說。單我聽到傳聞,便有許多種不同說法,究竟哪一種才是真實,憑我見識卻是無法分辨出來。”
“那你聽到那些傳聞呢?不妨說來我聽聽。”
“這個……好吧。這裡也只有咱們兩個人,說出來也只有你知道。不然要是別人知道了。便要治我汙衊皇室聲譽謀逆大罪了。”
抱琴便一五一十地給妙玉說了種種傳說。
一種說法是先皇生病期間,尚為太子皇上就跟當時皇后如今太后有些不清不白關係,正因為這樣,才把先皇氣死了。後來皇上便不再理太后,太后便生氣,處處為難皇上,還為難宮裡嬪妃們,皇上是敬而遠之。
另一種說法是皇上還未成年時,便跟太傅女兒相好,一心要娶為太子妃,不想先皇看上了太傅女兒,便納為妃,後來便封為皇后。先皇死後,皇后便成了太后,皇上念著舊情,處處禮讓。
還有一種說法是,太后母家位高權重,功勳卓著,權勢遮天,皇上也不能不忌憚,雖是太后處處作威作福,皇上念著肖氏功勳,朝中老臣,只能忍讓。
不堪說法便是,皇上淫慾無度,宮中凡有姿色女子,不管什麼樣身份,皇上便要一一臨幸。太后因為年齡相當,當初也是妙齡女子,姿色不俗,自然也皇上算計之內,不能倖免。
妙玉聽了這種種傳聞,心下默然。這眾口悠悠,銷金爍骨,果然厲害。但謠言止於智者,這諸多傳聞,究竟哪一種接近事實呢?她判斷是傾向於第二種說法。也許皇上和太后本就是兩小無猜情侶,只是迫於情勢,被生生拆散。然後才形成如今局面。太后心裡苦痛是誰也無法理解。皇上因了這特殊身份,皇宮三千佳麗他卻不能置之不理,但皇上心裡究竟喜歡誰多一點,卻是難以說清楚。
雖然心中有各種猜疑,但妙玉也實難下定論,只能隨了抱琴一起嘆息。
抱琴道:“不管怎麼樣,咱們娘娘卻是明白這其中厲害,皇上跟前從不說太后娘娘一言半語,對皇上寵愛也是有節有度,不過分狎暱,也不過分疏遠。太后娘娘那裡,也是時常請安,常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