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是好了,但病根難除。那兩位道兄也說過,服這藥之人,若是一直不離親族左近,不出遠門,便可保一世平安。若是離了故土,只怕這病便再難好了。”
林黛玉笑道:“這個倒也不必擔心,我是定不會出遠門的。我父親一直在這裡為官,我也一直跟著在這裡,我一出生便沒有出過遠門,況我這身子本就弱一些,父親也不會放我出遠門的。並且父親膝下也只我一個女兒,我也不能就撇下父親自個兒走多遠。”
梅玉立卻有些沉吟,心下卻有世事難料不確定之感。
好了笑道:“林小姐年紀還太小,將來會怎麼樣,誰也不能確定的。如今你母親沒了,你的外祖家在京都,若是那裡差人來接你,只怕你也不能不去的。”
林黛玉一時料不到這個,倒也呆了一下,然後笑道:“雖然聽說外祖母最疼我母親,但這麼多年了,我也從沒見過他們,直到母親病故,外祖家也沒人來見,只在事後差人來慰問祭奠了一番。也沒聽人提起過接我走的事來。並且,若真有這事,我只不去,他們也不能強拉了我走。”
12回家園竟逢大變故 見親妹難忍真痛惜1
好了大有深意地一笑,再不說話了。
梅玉立卻有些問題:“好了師父,那你說說看,我這以後的去向會是怎麼樣的?”
好了看了梅玉立一眼,才道:“梅小姐何必再問,我前次說過,你似跟佛有緣,卻又無緣。似跟我有緣,卻也無緣,似跟林小姐有緣,卻也無緣。有緣無緣,何去何從,均在你自己的心。兩位小姐的路都還長,無論今後有什麼樣的際遇,若能始終保持著自己的本心不變,跟著自己的本心走,定是不會錯的。”
梅玉立不好再問,心裡卻若有所思。
由於林黛玉身子已然大好,而家中僕婦們卻怕再出意外,自己擔不了干係,便忙忙地勸了林黛玉離寺下山回城。林黛玉因剛與梅玉立相識,只覺相見恨晚,自是不願離去,偏要留下來。
正相持間,卻又有人來。原來林黛玉犯病之事已經被下人趕著通報了林府,老爺林如海傷心正妻亡故,心下也著實憐憫這個女兒,便忙派人上山,定要將林黛玉接回府去,讓人著意看視調養。
由於是父親之命,林黛玉便不敢再執意強留,只得命人收拾了,跟梅玉立和好了灑淚而別,坐了小轎下山去了。
梅玉立和好了目送林黛玉坐了轎,出了院門,看不見了才回轉。
好了見梅玉立面有離別之情,嘆道:“梅小姐,剛剛林小姐說什麼來,她說若是京裡來人接她,她不去也不會有人強拉她去,可你看,她想要在這寺裡多留一刻便不能,更何況別的事呢。所以呀,世事難料,你們以後的命運前程可是誰也不知道的。梅小姐,林小姐走了,只怕你在這寺裡也呆不了幾天也得回府去了。不過你這一去,不久便會回來,我仍在這寺裡等著你。到時只怕你還有用得著我的地方呢。”
梅玉立已經知道好了話語中甚有玄妙之機,雖然不是很明白,卻也知道不能多問,問也是白問,好了定然不會明示,只得自己心中暗暗忖度。
(十二)回家園竟逢大變故
見親妹難忍真痛惜
林黛玉去後,第二天便派人給梅玉立送來一封信,外加禮盒一隻,裡面是各色精緻糕點。信中說她父親將到揚州去赴任,她也只得隨了父親走,她本想再跟梅姐姐聚一聚,也只是妄想了,因此只得忍淚一別,一點微薄的心意,請梅姐姐務必收下。
信中附詩一首:
失恃上蟠香,
得友于流香。
自認遇知音,
卻又悲離傷。
梅玉立暗笑林黛玉炫耀才學,便把東西收下,又不能不回禮,只是自己在山上也沒有什麼好送的,只得把上次父親給自己的獅山毛尖讓傲雪封了一些,寫了回信,也附了一首詩:
深院幽屋得佳賓,
天高路遠只比鄰。
莫怨命運多蹇難,
應喜人間存知音。
傲雪給來人打發了賞銀,讓來人帶了東西和回信下山。
梅玉立又讓傲雪把點心各揀了一些,裝在盤中,送到好了房中。
自從林黛玉走後,好了便閉在房中打坐修行,不見外人,連梅玉立拜訪也婉拒了,只有送飯的進得屋去,也不過把飯菜放在桌上便退出來。
梅玉立想著甄玉焱也去了好些天了,算日子也該回到金陵了,自己也該回去預備著了。便吩咐傲雪和凌霜收拾東西,準備明日一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