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靖嘆了一口氣,也不知道該怎麼說了。
當初楊鐵心帶著包惜弱成功的逃離了中都,回到了大宋,兒子也捨棄了小王爺的生活,跟著他們回來了,本來故事到現在就應該結束了。
但誰能想到事情到現在才算開始,遠遠沒有結束。
那天他們離開中都的時候,事情鬧的很大,很快所有人都知道了六王爺的王妃跟著一個男人跑了,六王爺竟然是個情種,都追到人了,還是把人給放了。
這件事大宋人也開始知道了,漸漸的茶樓酒樓裡面就開始說書了,之後,那些戲班子也都開始排演這出戏了。
楊鐵心他們回到安靜的牛家村之後,並不是與世隔絕的,偶爾也會去鎮子上面,而且他們也算是江湖人士了,訊息比一般人更加的靈通。
他們知道這件事之後,剛開始還都很高興,認為這次白小飛可是丟了大臉,還專門去酒樓裡面聽說書。
主要就是聽楊鐵心到底是如何的機智,如何的有勇氣鬥敗王爺,奪回自己的妻子的。
白小飛在裡面當然就是一個丑角了。
雖然說當時的具體事情只有在場的人知道,其他人只是知道了一個大概,具體細節就是他們胡編亂造的。
但是楊鐵心卻覺得這樣的情節,才應該是真的情節。
現實根本就不應該是他們沒有逃掉,最後白小飛把他們放走了,還送過來很多包惜弱平時用的東西,一副施捨的樣子。
而是他大殺四方,給了白小飛一個沒臉,然後一家人威武的回來了,就好像說書人嘴裡面說的那樣。
所以楊鐵心那段時間十分的喜歡聽別人說書,就好像別人在誇獎自己一樣,可是好景不長,說他英勇的情節越來越少,說自己妻子的事情竟然越來越多了!
雖然都是誇自己妻子的,但是楊鐵心心中並不高興,自己的妻子整天被人談論成什麼樣子了?
漸漸的他就不去聽說書了,但沒有想到一向安靜的牛家村裡面竟然出現了很多陌生人,都是打探自己家人的訊息的。
楊鐵心抓到一個一問,原來還是當初的評書惹的禍!
外面的傳言已經變了,包惜弱由一個有幾分姿色,正好是原主的菜的人,已經變成了一個傾國傾城的絕代佳人了!
這些人正是慕名而來的。
這可把楊鐵心氣壞了,直接把人揍了一頓,然後把人趕走了,但是包惜弱就在這裡的訊息還是傳出來了。
不斷有人過來這裡,說的好聽的就是想見她一面,說的不好聽的就是想把人直接帶走。
理由也很充分,此等美人,怎麼能是你一個村夫能享用得了的?
楊鐵心雖然身上有些功夫,但畢竟不是什麼頂尖的高手,來人不但有武林中的人,還有官場上面的人,他很快就應接不暇了。
這時候楊康出手了,他的武功雖然比楊鐵心高一點,但也不是什麼萬人敵的角色,但是他腦子靈活,或者說他就是擅長使用陰謀詭計,很快就出了幾個毒計。
然後把這些人都打發走了。
楊鐵心這時就納悶了,這些人怎麼不來了?這麼一探查,就發現這是楊康搞的鬼,他沒有絲毫的驕傲,反而感到羞愧。
這就好像皇帝一直懷疑忠心的大將軍,每天都在想方法,然後把他抄家滅族,大將軍的兒子不樂意了,我們全家都是忠心為國的人。
家裡也不知道有多少人都死在戰場上面了,你丫竟然懷疑人,既然他整天疑東疑西的,咱們乾脆反了算了。
大將軍直接惱了,別說贊成兒子了,不直接把人殺死都不錯了,雖然從局外的角度上來看,兒子這麼做沒什麼錯的,但是從感情上面說,兒子就是錯了。
楊鐵心之所以惱怒就是因為楊康出手太狠毒了,楊鐵心對付這些人的時候,都是等著別人過來,然後對方來多少人,自己對付多少人,直到自己堅持不了。
但是楊康想的都是歪點子,根本不會和對方硬碰硬的,看到對方好欺負就直接欺負一下,看到自己對付不了對方,就走曲線救國的路線。
比如給對方找點麻煩,讓對方家裡出點事,然後忙著管自己的事,根本就沒有心思過來找楊家的麻煩。
楊康覺得自己這麼做沒什麼,不管用什麼方法,只要有效果不就行了?
但是楊鐵心顯然不這麼覺得,他覺得自己這個兒子實在是太陰險了,一點都不像自己,自己可是忠勇之後,自己結拜兄弟的兒子也很憨厚,自己的兒子怎麼一點都不隨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