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舅不必擔心,先進去看看。”顧默默回頭笑笑,揹著布袋進了藏雅軒。
這裡的畫作果然和別處比要好上那麼一些,佈局技巧更講究一點,有些筆觸裡還帶些靈性意蘊。
小二見顧默默似乎很感興趣的賞鑑,不由有些詫異:難道這位村婦竟然是懂畫的?
“不知這位小娘子喜歡什麼?”不管怎樣有客人駐足觀賞,小二就盡職的笑問。
顧默默微微屈膝說道:“小婦人有幾幅花鳥想要出手,不知這裡那位主事?”
小二避開顧默默的禮,抱拳笑著說:“原是這樣,小娘子且隨我來。”
小二帶著顧默默和陳明德往後院而來,他一邊帶路,一邊回頭笑語:“兩位可是來巧了,剛好我們東家也在。”
顧默默笑著點頭附和,不過幾步路就到了後院一處安靜的房子。
“東家、掌櫃的、店裡來了兩位送畫人。”小二在屋外朗聲稟告。
“請進來。”屋裡傳來一位中年男子的聲音。
顧默默和陳明德進了屋子,便碰到正從書桌後起身的東家,和已經從桌旁站起身的掌櫃的。
藏雅軒的東家姓吳三十餘歲,身形偏瘦白麵輕須,正是當下文人的標準樣子。掌櫃的也是吳姓,和東家是快出五服的本家,年紀四十餘歲體態微胖,一團和氣的樣子。
幾個人相互介紹分賓主坐下,顧默默站在一旁。她從布袋裡拿出畫作,請兩位行家一一鑑賞定價。
這麼幾日顧默默不過作了五幅,分別是《事事如意》《事事大吉》《連年有餘》《牡丹富貴》《子孫綿延》。
一張張看過來,吳東家和吳掌櫃相視一眼,不由得仔細端詳眼前的村婦:頭髮梳了包髻不見簪環,上身琥珀色鑲深紅色衣領的素面綿襦,腰繫曙紅色撒橘黃小花的綿裙,一根豔紅的絛子,讓整個人看起來精神不少。
只是面色蠟黃消瘦,雖然穿著綿襦群卻依然可見腰肢纖細。不過吳東家覺得,此女要是豐盈白淨些,當是一個十分姿色的女子。只是不知為何雖然衣著周正,人卻像是糟了些許饑荒。
吳姓兩人看出彼此的疑惑,卻沒有多問,只是把眼光又放回畫作上。
事事如意圖:一支下垂的枝條,繁繁簡簡的柿子,肥厚的葉。構圖自然不顯匠心,枝幹於細膩中見遒勁,柿子飽滿中見圓潤,柿葉濃淡間見疏朗。雖然只是斗方,卻難在‘意趣’二字。
學畫一途說難不難說易不易,不難者只要下了功夫,總能學的形似;不易者縱能形似卻難得神似意趣。
這幾幅畫作《事事大吉》妙在條幅下仰頭斜視的公雞,它警惕的注視著柿葉上的蚱蜢,兩隻翅膀貼著,低俯的身子微張,似乎只要蚱蜢一動,它便要飛躍而起撲過去。
《連年有餘》蓮葉蓮花姿態舒展著色清雅,蓮下鯉魚似乎隨時可以擺尾而去。
《牡丹富貴》則是重彩寫意:著色富麗堂皇,深紅、明紫、淺粉、金黃,深綠、嫩綠,兩隻蝴蝶翩然其上。工寫相間虛實結合,以墨助色以色助墨。情景交融中似乎微風拂過,滿幅的花瓣枝葉微微舒展,兩蝴蝶一隻似乎被吹得有些歪斜,一隻則奮翅向前。恰似‘微風已送甜馥香,濃豔引蝶滿庭芳’。
《子孫綿延》則是一籃葡萄,和籃子旁幾個散落的石榴。葡萄飽滿瑩潤似乎汁水豐沛,石榴則顏色鮮豔引人口水。
吳東家搭在桌上的手指,不由輕點桌面。幾幅畫畫法、著色、立意皆不相同,雖然只是尺寸不大中幅,也不是什麼名家之作,但是難得在都有意趣風骨。
“不知牛家娘子是想裝裱了,讓小店代賣,還是直接賣斷給本店?”吳掌櫃的笑眯眯的問道。
“賣斷。”
吳掌櫃聽了回頭看向吳東家。這樣的畫作雖然算是中上品,他也不是不能給定價,但是他跟著吳東家多年,知道他是真的懂畫愛畫之人,而這幾幅裡的生趣,意趣明顯是他所喜愛的。因此吳掌櫃決定看東家能給什麼價位。
第16章 掙錢
吳東家沉吟了一下向顧默默說道:“這幾幅畫並沒有裝裱,將來還需費工費時。全部賣斷五兩銀子如何?”
顧默默愣了一下,她沒有想到古時候的畫作,竟然比現代的更好賣更值錢。這幾幅畫她原本只想賣個三、四兩銀子,想不到人家開口就是五兩。
其實再一想也就明白了,這個時候基本好點的人家,都會買幾幅回去裝點屋子。更何況這個時代的人都是毛筆書寫,自古書畫不分家,懂畫的人自然就比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