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臉上露出恐懼,可還是小聲開口道:“大姐,那人有妻兒了,你沒機會的。”
少女眯眯眼啪的一巴掌扇在曾慶瑤臉上,咬牙切齒道:“只要我想要沒有我得不到的。”
有婦之夫又如何,只要她想要就沒有得不到的。
第82章
尚且不知因為寵媳婦被人看上的薛陸喜滋滋的和妻兒還有侄女出門然後又逛了幾圈; 幫薛鴻源也選了兩身衣裳後; 這才高高興興回家。
曾家大小姐曾寶珠派人跟蹤的小廝也來回話; 並且告訴她薛陸是進京趕考舉子的事情。
曾寶珠從手上擼下一個戒指扔給小廝; 囑咐道:“乾的不錯; 但是不許讓我爹孃知道,還有找個可靠的人盯著薛家。”
她看上的人; 也是個有學問的,若是會試中了,那麼她爹孃或許會同意吧?
第二天一早,夫妻倆帶上侄女還有兒子去了曹正家。
曹正今年四十多歲,兩兒兩女; 目前只有一女待字閨中。
常如歡和薛陸進了曹家後就分開走了,薛陸將薛鴻源帶走; 常如歡則帶著薛竹去見曹正的夫人鄭氏。
鄭氏年長,與常如歡說話很是和氣; 倒是曹正的小女兒曹心怡表情淡淡的,一副高冷的模樣。起初常如歡以為是不熟悉或者什麼緣故; 可到後來發現這曹心怡是真的很冷淡; 對鄭氏也是如此。
若不是知道鄭氏是曹心怡親孃,她都以為這鄭氏是曹心怡的後母了。
曹心怡也看不出不耐煩; 靜靜的坐在一旁; 別人問話她答一句,別人不問,她絕對不開口。
鄭氏無奈搖頭; “這孩子真讓人操心。”別人家的姑娘十六七就成親了,可她這閨女都十八了死活不肯嫁,說是碰不到喜歡的人寧願老在家中。
因為小女兒的親事,鄭氏和曹正真是操碎了心,當初曹正從琅琊郡回來,並沒有說起他看上薛陸之事,所以鄭氏與常如歡說起來的時候還是很自在的。
鄭氏是薛陸的師母,那麼常如歡也跟著叫師母,她笑著道:“我看妹妹倒是胸有乾坤的,遇不上合適的人,隨便找個男人嫁了那毀的將是一輩子的事情。女人和男人不同,男人不喜歡妻子可以選擇納妾,甚至多納幾個都沒人管。反倒是女人,一經嫁人,那麼一輩子都是夫家的人,丈夫是良人倒還好,若是所託非人,那麼一輩子也就毀了。你若嫁人了還喜歡上其他人,那就是不要臉不守婦道。即便女方家裡再強大,這個女人的後半生都是悽苦的。”
她說的都是心裡話,鄭氏連連點頭:“話的確是這麼個理,只是。。。。。她在堅持下去就該過花期了。”女人有幾個年少嬌美的時候,男人都貪戀美色,一個姑娘一旦過了花期,有哪個男人願意守著。
常如歡不以為然笑道:“師母家中可是養不起妹妹?”
鄭氏疑惑:“自然養的起。”
“師母與幾位師兄可嫌棄妹妹在家吃閒飯?”
鄭氏搖頭:“大郎二郎都是厚道之人,就是兒媳婦也是一樣,自然不會嫌棄。”
常如歡心道:這曹家果然不錯,只觀曹家只有正妻沒有小妾,幾個男丁都厚道就看的出來。她笑著道:“那就是了,這就是妹妹的底氣,若是沒有這底氣,妹妹也不會堅持著找到合適之人。”
鄭氏還未回答,一直沉默的曹心怡卻抬頭感激的看了她一眼。常如歡一愣,接著對她笑了笑,曹心怡一張俏臉噌的就紅透了。
小姑娘很高傲冷淡,但其實還很可愛。常如歡心裡想著,咧嘴衝曹心怡笑了笑。
曹心怡將頭扭到一旁,但微微上揚的嘴角卻暴露了她的好心情。
常如歡與鄭氏相談甚歡,鄭氏也不忘誇獎薛竹。將這個年紀的侄女帶出來,鄭氏自然明白用意。只是有些事她得和自家老爺商量,有些話現在也不好出口。
前院裡,薛陸正將自己在家學的策論給曹正看。
曹正做了幾年的主考官,對於科舉可謂是很熟悉了。
他指著這篇策論道:“馬大人為人沉穩,只要答的有理有據穩妥些就不要緊,但你這篇策論卻有些激進了。”
薛陸受教道:“學生知曉。”
曹正卻笑道:“激進是激進了些,觀點卻是不錯,會試只是第一步,後面還有殿試。今年殿試陛下親自主持,你可把握好機會,陛下年富力強,野心極大,你的觀點說不定能得陛下青眼。”
主考官也只是主持會試那九天,殿試卻是皇上親自選拔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