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如今的太子太傅烤焦了賈赦一番之後,還想著讓賈赦去學八股,好科舉取士。
結果卻被賈赦拒絕了,賈赦對官場壓根沒什麼興趣,何況這會兒朝局已經出現了亂象,不是別的,關鍵還是儲位之爭。
太子襁褓中就入主東宮,但是,幾十年的太子當下來,有了自個的勢力,也有些不甘寂寞了,何況,下面還有一幫弟弟,有的是寵妃所出,有的外家強勢,有的受聖人額外偏寵,沒一個,對太子來說,都是威脅,而聖人雖說年紀不小了,偏深身子骨還很是硬朗,這麼多年,別說大病了,連小病都很少。
而且,隨著太子日漸年長,聖人的態度也愈發曖昧不明起來,好的時候,對太子一如從前,整天拉著太子回憶元后,常有各種賞賜;不好的時候,當著朝臣的面,毫不留情,大加斥責,不少太子一派的官員被貶斥問罪,哪怕是東宮伺候的內侍,也常常被冠以教壞了太子的罪名,被杖斃,這讓太子非常沒有安全感,只要他頭頂上還有個父皇,就得戰戰兢兢,一步不能走錯,這種憋屈的生活,有幾個人能夠忍受得下來呢?
自古以來,就沒幾個能夠善終的太子,賈赦看得實在是太多了,在大唐的時候,唐太宗開了個壞頭,從李建成開始,真正活著登上皇位的太子也就是李治,即便是李治做太子的時候李世民身體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他那幾年日子也不好過,等到後來,武則天出現,太子之位簡直變成了催命符。另外,他曾經親眼見過唐玄宗的幾個皇子,唐玄宗其實一開始也沒立過太子,而距離東宮最近的那位,倒黴地更是搞笑,他的王妃叫自個老爹給看上了,戴了一頂綠帽子不說,從此也離皇位越來越遠,最後鬱鬱而終。
哪怕不知道原著,賈赦也能夠看出來,如今這位太子成事的可能性實在是太小了,最麻煩的是,張家自從張老爺子被聖人點為太子太傅之後,算是被綁在東宮的戰車上,想下來也難了,以後不管是聖人厭棄了太子,還是別的,張家想要脫身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賈赦還想著在自個老丈人家的廕庇下過點舒暢日子呢,自然不能叫張家真的就這麼倒了,張家不能做牆頭草,又要有節操從一而終,只能給他們一個即便是聖人,也不能無視的功勞了。
☆、第12章
這個年代應該是相當於明朝的生產力,民間資本主義已經開始興起,不過規模並不大,朝廷也沒有反應過來,對於大多數百姓來說,很多東西還是自給自足,標準的小農經濟。
這種經濟模式看著穩定,實際上最是脆弱不過,遇上一場天災,便會給這樣的家庭帶來滅頂之災。
一直以來,王朝的興替本質上來說,都跟這種事情有關,因為小農經濟的侷限性,最底層的家庭或許會在開國的時候,獲得一定的土地,然後繁衍生息,甚至是因為勤勞能幹,可以不斷地購入土地,使得即便是幾代之後,兒女分家之後,還能夠保證他們衣食無憂,但是,若是出了什麼問題,比如說天災,或者說,家庭的主要勞動力受傷生病,或者是要服兵役,總之,遇到這樣的事情,這種家庭就會破產,不得不賣掉聊以為生的田地,成為地主的佃戶,若是禍不單行,還得賣兒鬻女。如此一來,即便是朝廷極力避免,土地兼併也會如同滾雪球一般不斷加劇,再有一點外力一推,活不下去的百姓就會跟隨著某些人揭竿而起,成為朝代興替的先行者,當然,先出頭的人往往也是炮灰。
這種事情,無非就是因為這種人家的田地能夠給他們提供的也就是勉強果腹的糧食錢財,就算能有一些結餘,遇到什麼事情,這點結餘也就是杯水車薪。朝廷極力抑制土地兼併,本來就是治標不治本,當然,賈赦的辦法本質上來說也差不多,他的想法就是引進高產作物。
老實說,這並不是什麼容易的事情,明末的時候,哪怕官方推廣紅薯種植,百姓也是不買賬的,一直到清朝,紅薯才算是普及開來,形成了所謂的康乾盛世。
好在如今也沒到那個時候,官方推廣,一年不行,五年八年難不成還不行,以利誘之,在看到了新作物的好處之後,百姓自然也不是傻瓜。
賈赦自個並不想操作這種事情,他第一世的時候一直就在城市裡面長大,連菜場都沒去過幾次,到了農村就是那種韭菜麥苗都分不清楚的那種,後來流行什麼農家樂,一家子出去玩,到農村裡面玩過幾次,好歹聽說了一些東西。倒是在萬花谷的時候,他學過一些蒔花的手段,不過針對的也多半是一些花草藥草什麼的,對於其他的東西也並不瞭解。
賈赦卻明白一件事情,專業的事情,還得讓專業的人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