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青,正事兒不辦,和自己妻子一說就是半天。
大帥不會忘記他們,扯起慧娘來:“好好敲打她,讓那公主聰明到底,不要以為她生得不錯,又是前朝公主,以後自高自大。讓我聽到有一點不對,我可以賞蕭三撣子,也能賞舅爺們鞭子!哼,等我賞下來給她,保證她一輩子不敢忘!”
慧娘吐舌頭:“十三不要,千萬不要給十三。”她覺得夫君用前朝的公主這話真貼切,新帝遲早要立,這公主現在可以算是前朝的。
蕭護失笑,用手指輕叩她光潔的額頭:“親親,可以回去了吧?”
“嗯。”慧娘心滿意足,再次拜過,走到門邊,又回眸一笑,換得蕭護一個笑容,才昂然出去。
蕭護讓人喊官員們來,一批批的見過。他言語快捷,雖然年青也能震住不少人。有的人三言兩語即去,出了府門還冒冷汗,有的人,留下用茶,緩聲慢語說上一刻鐘。到下午,才有功夫去見大成長公主。
回來告訴慧娘:“我說了,說舅爺們一直追隨於我,又有夫人在,死去的伍大壯雖然是堂親,也時時繫著我想他,可憐他地下沒有人陪,地上沒有人祭拜。長公主一聽就明白了,不是很高興,我當沒看到。”
慧娘這一晚千依百順,變著法子地討蕭護喜歡,以作感謝。
第二天依著蕭護的話,換上衣服去宮中。諸王劃自留地,沒有人稱帝,只是信來信往的暗示蕭護留在京中不對。
而大成長公主也看明白了,以後的新帝立年長的,翅膀已硬,是什麼樣子還不知道。只看這些自己劃地的郡王們,就個個不安好心,全擺在面上,還要指責自己。
只能立年紀小,勢力弱的人,沒有蕭護在,那些虎視眈眈的郡王們肯?
有這些原因在,蕭護很少插手深宮,宮中自有顧孝慈在,現在太妃六宮之主,顧孝慈是她身邊最好的耳目。
除了塞公主的事沒事先知道,別的事基本沒錯過。
宮中不是寡婦就是女人,再來就只有太監了。京外已有大成長公主和蕭護的流言,京中也有,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