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蕭護此時正在難過。他先在官道上不近不慢的走了三天,然後開戰。為不傷兵源,也給郡王們留兵力自己打自己,大帥一直是往邊城方向急行軍。
隨行的百姓們跟不上,也就流淚散去。
也方便開打。
只是大帥不願意打就是。
他小小打上一仗,就急行軍。後面人已得殺蕭護之命,緊追不放。前面也有堵截的,蕭護就走小路避開。小路坎坷難行,慧娘總是把兒子抱在懷裡,儘量不讓他感覺顛。
可是麵糰子瘦了!
十三面糰子瘦了。
十三習武本來飯量大,不像別的女眷們吃一小碗菜就說飽了。她還才出月子,還奶著謹哥兒。謹哥兒和蕭護小時候一樣,也是個能吃的,長得團團如小麵糰子。
母子麵糰同時瘦下來。
這是在蕭護眼中。
謹哥兒還有呂氏喂著,沒有就瘦。可蕭護看到十三瘦,捏麵糰子臉上肉不再結實,而是有些松,就認為謹哥兒同在京裡比,就瘦了。
身為丈夫和父親的蕭護該有多難過。
才兵亂過一年多,百姓們得溫飽,大多與蕭護收來錢糧有關。而京外因張寶成佔據的原因,去年四月收復,到現在還沒有一年。
雞豬等肉禽到恢復家養時,時間就更短。
本來就不是隨時可得,又急行軍,哪裡去找這些東西去。
十三的飲食很受影響。
要是沒有謹哥兒,十三也沒什麼。可奶著哥兒,十三如同以前一樣給謹哥兒吃,怕兒子受委屈。
出去的多,進來的少,離京沒幾天,十三面糰子瘦得非常快。
奶水,多是水。十三需要湯水。
她在京裡時,一天要吃幾隻雞,外加豬蹄加上滋補藥物。如今滋補藥物還能跟上,別的昨天就沒有。
這還幸好是奶媽等人想到,事先備下來幾隻熟雞和肉食,慧娘還節約著吃。她體貼蕭護,認為自己身壯月子裡補得好可以頂得住,也曾推給蕭護,蕭護一口不肯吃。
過去食有肉,食有魚就好,是自然生長,週期慢得多。
再經戰亂,幾乎沒有。走小路急行,就更沒有。
還有一件事,就是花大價錢尋找固然會有,可煮一隻土雞需要鐘點兒。可以騰出一輛車來專門煮雞,但是路遇坎坷時,就必須行車慢而又慢。
後面人追得緊,他們哪裡能慢下來。全是小路,也沒有地方和時間去尋雞和魚。
要人數少,還可以藏匿起來。
十二萬人隊伍去了三萬多護送家眷回家的,餘下還有大幾萬的人,哪裡能在後面有追兵的情況下,一下子藏身?
蕭護憤怒了!
他為京裡這些人吃飯穿衣不知花了多少心血,而今他的十三他的兒子要好好吃一頓也不行!他面色無端的鐵青,在中午打尖時找來伙伕問:“煮一隻雞需要幾個時辰?”伙伕一聽就能明白,道:“一個半天的時候,至少兩個時辰。”
兩個時辰四個小時。
真是老雞還煮不爛。
那就煮魚吧。
蕭護咬牙問:“魚湯要多少時辰?”
伙伕先惱了,眉頭一跳一跳:“大帥!魚湯煮起來快,可要夫人滋補,就要慢燉。咱們打他孃的!”
還要有釣魚的時間,大帥把這個鐘點兒也得算進去。
沒有別的將軍在,蕭護才問這話。可有親兵們聽著難過,還有伙伕回去越想越氣。看官道兩邊,不時可見旗幟飄動,他們這是看著大帥回邊城,還是路上尋釁就想下手!
伙伕和親兵們把話傳出來。
到晚上時,所有人都知道了。
伍家舅爺從來粗心,今天把自己粗心恨到十分裡去。伍思德喊來兄弟們,痛心地道:“咱們只享受舅爺身份了,大帥又把十三照顧得很好,咱們竟然沒想到這一條。”行軍還要商議事情,每個人的弦都繃得緊緊的,再加伍思德說了句實話,大帥把十三素來照顧得不用別人多管,他們就沒有想到。
伍思德把十一公主罵了:“我想不到,你天天沒事是做什麼的。”罵得十一公主低頭。豆花小心地道:“我少吃點兒行嗎?你別罵公主。”豆花心中忿忿,這與公主有什麼關係?
公主在急行軍中顛得吐了又吐,頭暈腦漲的自己能管好自己就不錯了。
伍林兒把翠姑罵了,伍長河伍山石等人,把自己妻子都罵了,怪她們想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