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嗔怪:“你慣的他,哪個小孩子這麼點大還有零花錢。”
方季康也不惱,笑著接過方知濃,方知濃剛睡醒,還有些懵懵的,大眼睛眨巴眨巴,靠在方季康身上繼續發愣。
“從小讓他有點錢的意識,你看給了他以後,他也少跟你要錢買東西了,反正零花錢就這麼點,他想買啥得自己琢磨。這回也是我們不好,他跟著我們回鄉下,鄉下和縣城裡肯定還是有差別的。”方季康當初想留在縣城,就是為孩子著想。
但如今事與願違,還得讓孩子離開熟悉的環境。
於麗英也沒話說了,外面也都說他們兩個任性,他們如今也是破釜沉舟,只是就可能有些對不起如初,創業意味著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是沒有收入的,也不知道會成功還是失敗,但他們沒有回頭路。
“季康,我們縣裡那套房子就給如初留著吧,好歹也是個保底的。我們可以重來,但我們得保證如初和知濃的生活。”於麗英說道。
方季康有一下沒一下地拍著方知濃,道:“我們還沒到要賣房子的地步,那房子我們肯定是要留著的。麗英,相信我,我們以後不會只被困在這裡的。”方季康不覺得自己會一輩子待在這裡。
於麗英亦非尋常女人,在這個年代,能夠支援丈夫做出這樣一個舉動的女人,若沒有點魄力,也是不可能的。
方知濃打了個哈欠,不知道什麼時候能睡少點。
開學前,方季康和於麗英要帶方知濃去縣裡打疫苗,方如初要和他的兄弟們告別,九十年代有了往返城鎮的公交車,一天發個兩班,在好幾個鎮晃了一圈,車裡滿了大半,才直接開向縣裡,一股汽油味伴隨著塵土晃悠到了。
一家人再坐公交先回縣裡的家休息一下,方知濃被晃的暈乎,剛上車就吐了一回奶,哼哼唧唧了幾下,眼睛都水汪汪了,卻仍是沒哭,可把方季康於麗英給心疼的。
再對比前頭要麼哭得哇啦哇啦要麼鬧得腦殼疼的瓜娃子,方知濃和方如初乖得就是個小天使。
“你們家孩子可真乖,不哭不鬧的。”坐在方季康旁邊的嬸子誇讚道。
方季康坐在外口子,抱著方如初,笑著謙虛道:“平時也是個混世小魔王,也就在別人面前裝個乖。”
方如初撅起嘴抬頭看了看方季康,方季康拍了拍他的頭。
老嬸子看到這麼彬彬有禮的後生,看著就是個有知識文化的,心生喜歡:“能坐得住就不錯啦,才這麼點大,以後肯定成大器。你家囡囡不哭不鬧的,是個好脾性的。你們一家都去縣裡啊?”
“帶孩子去打疫苗。嬸子這是去?”方季康早就看到她腳下的菜和魚,也有個猜測。
“去看我閨女,我閨女嫁到縣裡,生了個漂亮的小囡囡,我去看看她。”嬸子說話的時候也不禁大了大嗓門,腰板子都直了點,有些蒼老的臉都有神采了,這個年頭,大家都覺得能嫁進城裡的女人就是命好,也是根深蒂固的城裡人思想還沒淡化。
方季康稱讚道:“生個囡囡好,女孩貼心孝順,大了也是心心念念惦記著你。”
方如初人小可啥都懂,不樂意地仰起頭:“爸爸,我以後也孝順你呢!”
周圍人都樂了,發出善意的笑聲。
方季康逗他:“說不定有了媳婦就忘了爹孃。”
方如初氣鼓鼓地說:“那我就不要媳婦!”
“好小子,以後肯定孝順!”老嬸子笑得臉都皺了起來。
於麗英捅了捅丈夫,嗔怪道:“你逗他做什麼。”
方季康顯然心情很好,用糙鬍子磨了磨兒子的嫩臉:“爸爸現在可是聽好了的。”
下了車,方季康招了一輛小三輪,帶著孩子也不適合走,這個時候的方季康還不敢想象擁有小汽車,卻是有些肖想那輛飛馳的摩托,要是有輛摩托,該多方便。
這是八六年建成的小區,廠裡和開發商合作的,給廠裡的職工都是原價,仍是有些貴,方季康當時也才工作三年,正是趕上好時候,自己存了不少再加上方主任給點,成了第一批買的人,放在現在不要太划算。
相比以前的筒子樓,這一批房子可不要太好,雖然面積不大,可家家戶戶都有廚房和衛浴了,像方季康這樣沒有父母要供奉的,很舒坦了。一層兩戶人家,這年頭也不將就什麼構造,都是一個樣,方季康選了個三樓,正正好的高度,冬天不太冷,夏天不太熱。
白天也就老人和沒工作的婦女在樓下面乘涼聊天,一邊摘菜或者殺魚殺雞,看到方季康一家,都是愣了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