韞儀恭敬地道:“有勞父皇掛心,兒臣身子已無大礙!”說著,她忽地跪下道:“兒臣今日是特來向父皇請罪的;李淵之事,確實是兒臣擅作主張,但兒臣也是想為父皇分憂解勞,希望大隋安穩。”
楊廣斟了一杯酒,一口飲盡後,淡然道:“此事到底為止,李淵該生還是該死,朕自有主張。”
“是。”韞儀應了一聲,微一咬唇道:“另外,兒臣還有一言。”
楊廣再次斟滿酒杯,打量著色澤金黃的酒液,頭也不抬地道:“說吧。”
“兒臣在弘化郡之時,正逢父皇為第三次征伐高句麗而徵兵,兒臣親眼看到因為徵兵之故,無數百姓與至親之人生離,老無所依,幼無所養;對於朝廷來說,也是一個沉重的負擔。”停頓片刻,她續道:“父皇,其實高句麗並無犯我大隋之舉,又何必非得派兵征伐,不如……”
“砰!”楊廣將拿在手裡把玩的酒杯重重一擱,冷聲道:“是誰教你說這些的,李淵嗎?”
“這一切皆是兒臣目睹百姓之苦而言,並非他人教授。”韞儀咬一咬牙,繼續道:“其實這些年來,因為連年征戰,百姓已是不堪重負,如今正是需要休養生息之時,還望父皇體念百姓之苦,免了這場征伐,若將來高句麗當真有犯我大隋之舉,再行征討不遲。”
楊廣撐著長案起身,走到雙膝跪地的韞儀身前,聲音冰冷如霜,“你這是在教訓朕嗎?”
韞儀聽出他話中的不悅,連忙道:“兒臣不敢,兒臣只是希望父皇江山安穩,大隋百姓安居樂業,所以才斗膽……”
楊廣冷言打斷,“夠了,這件事不是你該過問的,回你的長生殿去。”
韞儀身子一縮,下意識地便要退去,然在準備告退之時,腦海中浮現方家的悽況,在她沒看到的地方,不知還有多少個方家為了逃避朝廷徵召,鋌而走險,
想到此處,她咬一咬,再次道:“父皇,民心所向,就是天下所向;若一味壓迫百姓,只怕民心會變,真到那個時候,就來不及了,兒臣斗膽,請父皇三思再三思!”
“放肆!”楊廣臉色陰沉地道:“朕還沒罰你擅自離宮,行刺李淵之事,你倒是先訓斥起朕來了,你眼裡還有朕這個父皇嗎?”
“兒臣正是因為敬愛父皇,才會大膽進言。這次離京,讓兒臣看到了百姓生活不易,若是遇到一個有些良心的官吏尚好,否則一年四季辛苦耕作,到最後卻被貪官用各種各樣的名目搜刮了去,自己連口飽飯都吃不上,長此以往,民心必定不穩,如今四處起義,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如果能讓他們吃上一口飽飯,並且與家人齊齊整整的在一起,兒臣相信不會有人起義造反。”她抬頭望著楊廣,懇切地道:“父皇,唯有民心安定,大隋方才能夠長治久安!”
第一百九十九章 逆耳
楊廣冷哼一聲,不以為然地道:“不過是一群刁民罷了,成不了什麼氣候,再說,朕有百萬雄師,誰敢造反,立刻就可以取其首級,讓他們死無葬身之地!”在他看來,那群刁民的性命根本不足一提,死了這批,自然還會有另一批補上,根本無需在意那些刁民是喜是悲,是歡是愁!
見楊廣始終聽不進自己的勸,韞儀心中發急,脫口道:“若連父皇底下的百萬將士也造反呢,到時候又該派誰去砍他們的頭?”
楊廣臉色一變,抬掌竟似欲摑,韞儀亦知自己剛才的話說得過了,但……三徵高句麗,不論對大隋百姓還是對父皇,都是有百害而無一利,就算父皇怪罪,她也一定要阻止,她狠一狠心,再次道:“前兩次征戰,已令我大隋數十萬將士喪生,而高句麗資源缺乏,就算讓父皇攻下來,對我大隋也沒什麼用處,趁著如今尚未開始征伐高句麗,兒臣懇請父皇收回成命!”
楊廣眼角不停地抽搐著,這個該死的野種,要不是為了蕭氏,他早就已經將其賜死,哪裡還會允許她活到現在。
她可倒好,不知感恩也就罷了,去了一趟弘化郡回來,竟口口聲聲斥他不對,還讓他善待那些刁民,他身為一朝皇帝,難道還要紆尊降貴去在意那些刁民的喜怒哀樂嗎?簡直就是滑天下之大稽!
野種——始終是野種!
這一掌終歸是沒有揮下,他收回手,冷冷道:“高句麗為我大隋屬國,卻不供職貢,無人臣禮;而後,更收容叛賊斛斯政,若不征伐,如何顯我大隋之威不可犯?再者,若不征伐,就等於預設他們所為,到時候,其他屬國紛紛仿效,自立為政,又該當如何?”
韞儀迅速思量著他的話,道:“其實父皇前兩次征伐,已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