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她還是裹著厚厚的毛裘,眼也不抬地問道:“是啊。皇上還在滋德殿議事?”
“嗯,說是關於新年裡賜宴封賞的事兒。皇上有意讓郡侯回京,可是……”秋芸抿了抿嘴,沒敢說下去。
柴氏靜靜地翻過一頁:“你不說我也知道,胡弘義和王汾肯定率著一幫臣子反對。”
從澶州回來之後,胡麗妍就沒再進過宮,而柴氏也聽到了一些微詞,說她拆散了胡家的千金和祁王,胡弘義肯定是不樂意,還往薛氏那裡跑了幾趟。薛氏是個沒主意的,膽子又小,自然不敢主張。這件事後來就不了了之。眼下令她頭疼的倒是另外幾樁事。
前夜皇上來慈元宮,提了李重進和宋延偓兩人,都是關於婚事的。李重進想娶薛錦宜,而宋延偓想招趙九重做女婿。原本是兩樁好姻緣,可她昨日叫了淑妃來慈元宮,淑妃卻說薛錦宜也看上了趙九重,正要找機會跟她說。
這下可就難辦了。
李重進算是自家人,在救蕭家脫離京城的時候立了大功,皇帝也很看重他。他難得開口要個女子,身份也不算很高,皇帝當然是點頭了,還想讓她這個皇后去保媒。而趙九重呢,近來風頭很足,朝堂內外都說他有蕭鐸的風範。其實不止宋延偓,有很多朝臣私下裡都想招趙九重為婿,畢竟蕭鐸那邊是不敢妄想了。
宋延偓眼光獨到,不介意門第,若是成了,也的確算一段佳話。可偏偏薛淑妃的心頭肉薛錦宜又喜歡趙九重。
柴氏便派人去問趙九重自己的意思,趙九重卻兩家姑娘都看不上。淑妃那邊還好辦,與薛錦宜說說,沒準還能配李重進。而宋瑩也是打著燈籠都找不到的好姑娘,宋延偓又是股肱之臣,回絕宋家的理由如果不正當,想必會傷了老臣之心。柴氏的頭都大了。她幽幽地嘆了口氣:“秋芸,你派個人去滋德殿盯著,等皇上那邊有結果了就告訴本宮。”
“是。”秋芸應道。
作者有話要說: 老船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