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看的滿意,又伸手為他揉了揉。
抱著元景站起身,還不忘問一句:“父皇打你,你不會去跟母后告狀吧?”
元景不以為然的看了皇帝一眼,輕輕的搖搖頭。
“好啦,”皇帝也不介意他那眼神,道:“既然說開了,那咱們就回去。”
元景靠在父皇的懷裡,低聲叫了一句:“母后。”
“先回去看看再說,”皇帝明白他的心意:“你母后若是醒著,你就過去說說話,若是睡著,就等到明天吧。”
元景聽得很認真,看著皇帝,同樣認真的點點頭:“嗯。”
“朕也一樣疼你,”皇帝聽他答應的這麼痛快,倒是有些不平:“怎麼不見你對朕,像對你母后那樣親熱?”
元景咬著手指,靜靜的看了皇帝一會兒,似乎有些不好意思了,將頭埋到他懷裡去,低聲道:“父皇。”
“噯,”皇帝下意識的應了一聲,隨即才反應過來不對:“——你這臭小子,既然會叫父皇了,為什麼還天天管朕叫呼呼?!”
第109章 公主
四年後; 夏天。
這日,青漓自倚春園看花回來; 路過宣室殿的長廊時; 就見元景正獨自坐在那裡,兩腿自在的晃著; 似乎是在想些什麼。
她搖著宮錦團扇; 緩緩的走過去,道:“做什麼呢,一個人在這兒發呆。”
元景站起身來; 朝她問安:“在等母后回來。”
“外頭熱; 別在這兒說話,”青漓拿帕子替他擦了汗; 又拉著他往內殿走:“到裡頭說。”
元景輕輕應了一聲,亦步亦趨的跟在母親身邊,往裡頭去了。
他生的像皇帝; 年歲越大; 便愈發的明顯; 從那雙銳利的眼睛; 到高挺的鼻樑; 再到習慣性抿著的唇; 委實像是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
臉上帶著笑的時候倒是還好; 板起臉時的那種威儀,活脫兒是父子倆。
元景是嫡長子,肩上的擔子也最重; 四歲的時候,身邊就有了教導的師傅,先是從最基礎的儀禮開始教,然後才是課業。
皇帝是偏向軍武的,魏國公府也是武家傳世。
因此,夫妻倆都有意叫元景多接觸些文臣,隨著年歲的變化,皇帝也會給他再添幾個文臣師傅。
元景很聰明,在很小的時候就展現出極為出色的天賦,青漓閒暇時,也教著他念書習字,底子打的不錯,到了先生們面前,也是一致的稱讚。
皇帝雖也會教他,可畢竟事繁,總不像青漓那樣,空閒的時間大把,可以隨意揮霍。
青漓有心教他,卻也不會填鴨一般,不停地往他頭腦中塞,經歷過現代的瘋狂補習,她深知每日埋在課業裡,究竟有多痛苦。
今日是初七,單日,她照舊唸書給他聽,隨意取了史記中的一段,細細講與他聽。
剛剛說到“籍曰:“書足以記名姓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時,卻被元景打斷了。
“母后,”他看著她,很認真的說:“我想學劍。”
“怎麼忽然就想學了?”青漓搖搖手裡的史記,輕聲問他:“聽這裡的話,心血來潮?”
“是,”他眼睛清亮,回答道:“也不是。”
青漓沒有否定,也沒有肯定,只是笑了笑,問他:“為什麼呢?”
元景注視著母親,聲音同目光一樣堅定:“因為,我想變強!”
“元景,”青漓靠近他,輕聲道:“儘管你還很小,但實際上,你已經是這個國家最強的人之一了。”
帝后的嫡長子,這個浩瀚國度名正言順的繼承人,在政治層面上,也只有皇帝要比他高,除此再無其他。
“那不一樣,”元景明白母親的意思,所以,也希望母親能明白他的意思:“那是屬於嫡長子這個身份的,而不是屬於我的。”
青漓微微一怔,隨即笑了。
“不管怎麼樣,先聽母后將這一篇講完,”她摸摸他的頭髮,輕聲問他的意見:“好嗎?”
元景像兒時那樣乖巧的看著母親,點頭稱是。
許是像了皇帝,他越是長大,性情也愈發強硬,唯獨在母親面前,會難得的柔軟下來,像兒時一樣的順從。
青漓表面上不說什麼,暗地裡卻覺得有些擔心,私底下同皇帝提了,他也不怎麼在意,反倒還勸她看開些,兒子能這樣是好事。
今年年初的時候,一家四口一道用膳的時候,元景指著自己身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