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只盼表弟以後懂事吧。說來說去,都是小孩兒胡鬧罷了。”
庭瑤忍不住笑道:“你越發老氣橫秋了。你比她大不到一歲。”
庭芳翻了個白眼:“他腦子還比不過三歲。”
庭瑤見庭芳不是很在意,出主意道:“娘還是去老太太處回了此事,並把百合的許出去的事告訴老太太一聲兒。”
陳氏忙站起來:“你不說我都忘了。你們兩個在家裡,我去同老太太說。只盼老太太彆氣著。”
事情解決了大半,庭芳放鬆了下來,笑道:“多大的事兒,那日沒幾個人淘氣,老太太不至於氣著。”
陳氏苦笑,轉身去了老太太院裡。老太太管家的人,自有人報她前因後果。見陳氏進來,開門見山的道:“那丫頭如何了?”
陳氏也不邀功,把庭芳的主意如此這般說了一回。老太太聽的嘴角直抽抽,心道:莫非真是巧婦養拙女?她自問是個明白人,管家理事一把好手,結果養出三個孩子皆不中用。也就老二勉強能守住家業。她家大兒媳倒好,百事不管萬般不過心,養出的閨女倒是一個比一個強。人比人得死!
既是解決了,老太太懶怠多說,只道:“雖是奴才,但別鬧出事端來是最好的。家和萬事興。”
陳氏忙應了,又道:“還得去大嫂家裡一趟,親戚們別生分了。”
站在老太太的立場上,親戚家的熊孩子根本就不算事,她就只考慮自家孫女有沒有受委屈。聽陳氏一番述說,便知庭芳不在意,她也丟開了。一大家子幾十號人,哪日沒有三五件糟心事就怪了。件件都憂心,嫌命長吶!
眼看著就到了下午請安的時候,孩子們漸漸聚攏。楊安琴也來了,依然笑盈盈的,彷彿什麼事都沒發生過。見面先含三分笑乃貴婦的基本功。越氏與秦氏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