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今天去禁軍營地瞧過了,崔德華是個實心用事的,也知兵,等禁軍訓練成形,你便著手調整開封府的吏員,儘快掌握開封府。”回到皇宮的柴榮對在宮裡忙了一天的兒子說,“永岱做事還成,用人上朕還得再帶一帶,政事上你再多費費心。”
“兒臣不敢,”再親的父子柴宗訓也不能接這話,連忙問道:“父皇正是身強力壯之年,何出此言?”
“有什麼不能說的?朕幫你把天下打下來了,還得朕幫你守著不成?”柴榮有些不滿道,但看柴宗訓有些驚訝的神情,他又和緩了語氣,“就這一陣子,你勞累些,朕要緊盯著禁軍,看看崔德華是怎麼練兵的。等過幾天再換你出去?”
“父皇,您……不會是想像母后說的那樣退休吧?母后說的可是大臣們?”柴榮小心翼翼地問。
“大臣能退休,朕憑什麼不能,要不我要你幹什麼?”柴榮理直氣壯,“我當年凡事親歷親為,你娘就說我蠢,有人不會用,現在你也長成了……”
“能用了是吧!”柴宗訓總算明白自家爹想什麼了,不由有些心塞。
“行了,行了,你去看看你兒子去,崔德華好像給他和衛十六出了難題了。”被戳破用心的柴榮稍稍尷尬了一下,攆了柴宗訓離殿去。
第65章 軍營大改造(下)
崔瑛並不知道柴榮的打算,他將改建軍營的需要交給柴永岱,又教了衛軒積分制的運算原理,然後便騎了快馬回呂蒙正的家裡休息。
“你這樣日日來回跑也實在不是個事兒,太累了些,”劉月英心疼道,“咱們家裡還在守孝,也沒個油腥子給你吃,你瞧你這些日子累的,可真瘦了。”
“沒事,”崔瑛笑笑,“如今京城到大營的主路都是水泥地面,平坦著呢,跑起來可快。而且義母您可別拿豆包不當乾糧,不拿豆油不當油水啊。”
“行了,你們爺們有事聊去,我叫廚下一會兒給你們送點吃的來。”劉月英笑笑,轉身離開了書房。
“今日官家帶著齊國公去控鶴軍了?”呂蒙正問道。
“嗯,看了看訓練器械,讓我抓緊訓練。”崔瑛點點頭,“我打算透過修築營房、軍鎮來提高士卒的協作性和紀律性,透過軍事訓練來提高作戰能力。”工人比農民更具紀律性和合作性,也更容易抱團,崔瑛回憶起中學歷史課本里的結論,覺得自己這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法應該很有效。
“不論如何,穩住軍心和抓緊訓練,這兩件事一定要做好。”呂蒙正叮囑道,“天下承平幾年,京中一些心思不正的小人有些不太安分。”
“是,我知道了。”崔瑛點點頭,琢磨應該怎麼把忠君愛國的思想加到平日的訓練當中。
轉過天去,隨意在城門口吃了兩碗湯餅,便又要去控鶴軍裡忙碌了。
“哎,你們發沒發覺,最近控鶴軍那幫子軍漢很少過來了,我那瓦子有一旬多沒瞧見他們了吧?”湯餅攤子上,一個打扮上像掌櫃的人與旁邊的人議論道。
“別說,還真是,這幾天我就瞧見了零星幾個,不過你也別急,那幫子軍漢肯定在營裡待不長,這非戰非亂的,那些官長若不許他們出來找點樂子,那群悍卒不得鬧事啊?”
“噓……那幾個是控鶴軍的都頭吧。”一個小販低聲道,“看著眼熟,但好像哪兒有點不太對勁?”
“他們走路,好像,有點齊?”
“店家,十碗熱湯餅,一人再給我們上一份胡餅。”一個都頭大聲招呼,崔瑛輕輕將身子一轉,避開幾人的視線。
“你說這叫什麼事兒?”那軍漢扔出幾文錢給店家之後與同行之人抱怨道,“每天早上要帶著那群蠢的左右不分的玩意兒訓練,下午還得帶他們幹活,那幫混帳腦袋裡面都是水吧,人話都聽不懂,我以前怎麼沒發覺我手底下人這麼笨的呢?”
“你手裡那隊算好啦,我手底下兩個伍為了爭那個什麼第一居然幹起來了,”另一個人更激動,“就為那一份吃食,居然還能搞破壞,我看他們腦子裡都進屎了。”
“不過你還別說,咱們那教頭年紀雖然小,教東西還真是一流的,就老胡家的那個手藝,咱們以前又不是沒吃過,最近那小灶菜炒的,那叫一個香。”另一個跟手下人蹭過一頓的人安慰道,“為那菜,打一架也說不上多奇怪,更別提咱們那小教頭會拉攏小孩子了,誰家得了第一,就有書有筆有各種小玩意兒能帶回家去哄老婆孩子。我那兒子,天天就眼巴巴地盼著我給他帶兩顆琉璃珠子回去呢。不過我那兒子也不是孬種,打珠子打得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