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情況詳細回稟一番,如何選擇,最好還是聽聽家中長輩的意思。
反正四個小傢伙都帶了自己的鷂子來,寫信什麼的太方便了,從鄯州到京城,幾乎是三兩天就能打個來回呢。
四人無法,只得聽夫子的話,當夜便給家裡寫了信,兩日後,在魏王的人馬即將啟程的時候,家裡的回信陸續到了。
要說能養出如此好戰孩子的家長也都不是軟蛋,讀了兒子的信,幾家的父親、祖父都很興奮,他們與女人不同,更關注兒子的前程和家族的興盛,所以,都紛紛表示,同意他們留在鄯州。
當然,畢竟是自家的孩子,為人父祖的,還是要叮囑一聲‘萬事小心’、‘一切聽從崔郎君指揮’。
可以說,崔幼伯帶來的八個人都是很有血性的,他們都知道危險即將臨近,在短暫的恐懼後,紛紛選擇留在崔幼伯身邊。
所以,那日魏王返京時,只是帶走了他的親王幕僚和護衛。
送走了魏王,又接到了京中的回信,見皇帝、娘子都支援他,崔幼伯心中高懸的大石總算放了下來。挽起袖子,更加努力的積極備戰中。
首先,是防禦問題。
崔幼伯吩咐新任命的司工崔延伯,讓他招募河工和匠人,清理、疏浚以及整修護城河。
這次招募並不是徵勞役,而是有薪聘請,但凡是身強力壯、業已成丁的男子都可報名參加,每人每天兩百文,包吃包住,在彼時、在鄯州,絕對稱得上高薪。
而且,為了讓百姓們沒有顧忌,擔心這是官府要變相徵收勞役,崔幼伯乾脆抬出了一筐筐的銅錢放在招募處,只要報名的,皆可先領取一個月的薪資。
說到這裡,不得不說一下崔幼伯這個新刺史的威信,經過他一個月的努力,在湟水,他的個人威信值達到了最高。
尤其是前些日子,他大開州府衙門的大門,及時、公正的處理了一干百姓的告狀,不管那些被告的出身如何、背後可有靠山,只要一經查實,便統統予以嚴懲。
一番鐵拳打下來,湟水的官場風氣為之一清,百姓們對新刺史的信任和崇敬也達到了頂點。
是以,崔幼伯的這次招募,只三天的功夫,便招收了幾百人,有些還是聽到訊息特意從其它縣城趕來的。
看到百姓們踴躍的樣子,崔延伯不禁暗暗佩服:難怪前一段時間,堂弟什麼庶務都不管,惟獨親手抓了訴訟這一條,原來是為著第一時間贏得民心呀。
有了人手,崔幼伯又不惜錢財的放開了支援,河工們每天有魚有肉、熱湯熱飯的可以飽食,雖是初冬時節,城外護城河裡卻熱鬧一片。
除了擴寬、挖深護城河,崔幼伯又命匠人修繕城牆,還根據蕭南的提醒,在幾個城門樓上設定了炮臺。
雖然他不知道娘子所說的‘炮臺’為何,但他深信自己的妻子,什麼也沒問,直接將蕭南給的圖紙交給泥瓦匠,讓他們照著建。
與此同時進行的是糧倉的擴建,以及糧食的儲備。
崔幼伯甚至下令,今年減收一成的糧稅,還叮囑農民們,少繳的那部分糧食切莫賣掉,而要挖個地窖什麼的好好儲存起來。
其次,是府兵的訓練。
除了按照常規從每一戶抽取府兵,崔幼伯還將街上的閒人、遊俠兒以及大牢裡的犯人都組織起來,編入府兵,一起參加訓練。
府兵們第一日操練的時候,崔幼伯當眾講話,他很明白的告訴大家,尤其是那些‘非常規’府兵:只要大家刻苦操練、奮力殺敵、努力立功,過去的種種他都可以一筆勾掉。
但誰若不服從命令、起了小心思,那就別怪他崔肅純鐵面無情。
對此,眾人毫不懷疑,那九顆高懸的人頭就像是一個廣告牌,非常醒目的提醒大家:新刺史不是個吃素的!
在崔幼伯的一番努力下,整個鄯州都忙活起來,非常積極的備戰。
許是受崔幼伯影響,程宏還三不五時的寫信給父親,提醒他多做準備。
時間很快就進入了十二月。
這日,崔幼伯準備與程宏一起率府兵去其它兩個縣城攻城,以便驗收成果,忽傳來訊息:阿史那賀魯率大軍犯唐,劫掠西州、庭州……
ps:二更,謝謝zuoshi親的小粉紅,繼續求訂閱、求打賞~(≧▽≦)/~啦啦啦
☆、第301章 兵臨城下(四)
“阿叔,他、他真動了!”
盤膝坐在崔幼伯的書房裡,程宏的臉色微變,他倒不是沒想到賀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