較頻繁。
互送節禮什麼的,更在情理之中。
起初聽到這個訊息。蕭南只是習慣性的讓玉簪去點收、入庫,順便準備給李家送回禮。
但緊接著,她腦中靈光一閃。竟想到了一個解決當前困境的法子。
她將崔幼伯寫的信原樣不動的摺好,又喚來雪娘子,把信筒綁到它的腳上,然後吩咐道:“阿雪,把這信交給李榮!”
雪娘子曾經跟李榮相處過一段日子。也曾在李家住過,所以執行起這個任務來。絲毫沒有困難。
前後不過一刻鐘的當兒,雪娘子便從李家回來了,它腳上又掛了個信筒。
蕭南一看,是李榮專用的帶鎖釦的信筒,她忙從梳妝鏡匣的某個抽屜裡取出鑰匙,開啟信筒,拿出紙條,展開一看,上面是幾個潦草的字:“汝意已知,某即刻進宮,此事勿再提。”
這番話根本不像李榮平日的作風,且詞句模糊,看樣子,李榮是在非常匆忙的情況下寫的。
不過,奇異的,蕭南竟讀懂了他的意思:他這是整件事攬到自己身上,不讓蕭南再攙和進來,且叮囑蕭南,最好再給崔幼伯去封信,兩邊串一下供詞,免得日後被人問起,兩下里說錯了。
蕭南見李榮在關鍵時刻還能想得如此周到,心裡很是熨帖,暗道,唔,這個李榮,倒也不是那麼無賴嘛。至少在大是大非面前,還是比較靠譜的。
而且,此事由李榮扛下最合適——崔幼伯和李榮交好,兩人互通訊件的事,皇帝也知道。
如今崔幼伯發現了緊急軍情,想提前告知京城,會把信直接送到李榮手上,皇帝也能理解。畢竟鷂子不是官方通訊工具,即便崔幼伯想用鷂子給兵部或是太極宮送信,那裡也沒人接收不是?!
傳信人的角色由李榮接下,淡化蕭南在其中的作用,不但對蕭南好,對崔幼伯也好,至少這樣一來,在皇帝心目中,不會覺得崔幼伯是個只知道跟老婆商量的無用男子。
甚好,單衝這一點,蕭南決定原諒過去李榮的無賴行徑了。
只可惜,蕭南放鬆得太早了,又過了一個半時辰,就在蕭南準備就寢的時候,雪娘子居然又飛了進來。
蕭南有些疑惑,但還是伸手把雪娘子召到近前,接下它爪子上的信筒,開啟,果然又是一張全新的紙條。看完上面的字,蕭南氣得險些吐血。
“靠,這個混蛋,還真不知道客氣,一張嘴就要二十對兒極品鷂子,他知不知道一隻鷂子在市面上能賣到多少錢?二十對、四十隻又值多少錢?”
蕭南氣得用力捶著身下的床榻,恨恨的咒罵著。
原來,方才李榮火速進了宮,跟皇帝彙報了最新的戰況。皇帝聽聞賀魯終於動手了,倒也沒有太過意外,彷彿是第二隻靴子終於掉了下來,他還長長的舒了口氣。
接著,皇帝便命小內侍去傳幾位宰相、國公和大將軍進宮,商談軍務。
在等待的當兒,皇帝拉著李榮問了問詳情,聽聞是崔幼伯分別用了兩種方式往京中傳遞訊息,而鷂子卻先千里馬一日抵達,很是好奇。這段時間,他也聽聞了蕭氏鷂坊出品的鷂子的盛名,不過,在這之前,皇帝也只當是比平常的鷂子伶俐些,他並不知道鷂子的最新功能。
因為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哪個臣子敢用鷂子跟皇帝聊天。
如今乍聞鷂子還能傳遞訊息,皇帝著實驚訝了一把,旋即他便意識到此物在軍事上能發揮的作用,比如建個君臣聊天群?!
一想到自己和外派的將軍們能隨時取得聯絡。皇帝就激動不已。
李榮多機靈的人呀,當場便看出了皇帝的心動,忙建議皇帝也從蕭氏鷂坊進一批鷂子充作軍用。並拍著胸脯保證。齊國夫人和崔刺史向來忠君愛國,知道自家鷂子對朝廷有用,定會免費提供,且供上來的都是頂級品質的。
皇帝一聽此言,很是開心。因為他也聽說了,蕭南的鷂子好是好,但價格奇高,一隻鷂子動輒幾十上百萬貫,若弄上十幾二十只,光花費的銅錢就能堆成山。
免費的東西。不止百姓喜歡,就是天子也喜歡呀。
而李榮呢,異常大方(某南咬牙切齒:他當然大方了。慷他人之慨,又不花他的一個子兒,他樂得拿別人的東西做人情呢)的表示,以齊國夫人的慷慨,定會提供足以滿足作戰所需的鷂子。唔,最少也能提供個三四十隻吧。
這下子。皇帝更開心了,他還想著,若蕭南真貢上這麼多,他就留一隻最好的給自己。唔,正則忙裡忙外的也很辛苦,索性也賞給他一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