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部分(3 / 4)

小說:棄婦的極致重生 作者:低訴

幸好這時外頭吵鬧聲極大,院內也是人聲不斷,玉簪的磨牙聲才顯得不那麼突兀。

過了好一會兒,玉簪才壓下心底的怒火,衝著一側的小滿使了個眼色。

小滿會意,利索的來到楊婥身邊。躬身道:“楊姨娘請隨婢子來,婢子帶您去尋玉竹姐姐!”

楊婥聽了這話,才滿意的鬆開玉簪的袖子,整了整自己凌亂的鬢髮,主僕三個跟著小滿一起朝內院走去。

玉簪不想再去打理這三個女人,徑直朝前庭走去。

此時,院內的護衛已經燃起了火把,在十幾個火把的映照下,原本漆黑的小院變得明亮起來。

至少。隔著門縫,玉簪可以清楚的看到門外的‘歹人’都是什麼樣子。

“院子裡的人聽著,爾等竟與西突厥的奸細勾結,意圖危害京城治安……”

門外的空地上站著幾十個身著黑衣、手持利刃的壯碩男子。前排一個年約三十出頭的漢子正扯著嗓子喊話:“識相的就開啟大門,將奸細交出來,我們可以饒你們不死……裡面的人聽到了沒有。聰明的就趕緊開啟大門——”

玉簪扒著門縫聽了一會兒,發現這些人似乎並不是專門衝著自家來的。因為據她觀察,這些人並不知道院子裡住著的是什麼人。

他們。唔,怎麼說呢,他們這種做法好像是很標準的走程式。

不對,這麼說不確切,應該是‘廣撒網’,不不,這麼說也不對。反正有一點可以確定,那就是這些人並不是針對崔家。

玉簪的猜測沒有錯,外頭這些人還真不是楊婥招來的,更不是特意來搜尋四胞胎的,他們是奉了韋仲韋將軍的命令,尋找滯留京中的王公權貴。

原來,每年去驪山避暑,並不是所有的權貴都去,除了因為公事而留守京城的,還有一些是因為自己的原因而沒有去避暑。

像什麼生病啦,家中有孕婦啦,或是有什麼紅白大事啦,原因零零總總,但結果都一樣,那就是推遲、或是乾脆取消每年一次的避暑公費旅遊。

今年也不例外,京中還有十幾家因為自家原因而取消去驪山的人家,其中有幾位親王,論輩分,還是李氏宗親中頗有分量的人物。一個是先帝皇十三子趙王李福,另一個是皇十四子曹王李明。

原本按照朝廷規制,成年皇子都要離京就藩,除非有特殊原因。

李福、李明兩位王爺便屬於有特殊原因的,他們本是先帝的親子,但在幼年的時候,分別出繼,一個過繼給了隱太子李建成,一個過繼給了剿王李元吉。

不管當初先帝出於怎樣的心思把這對兄弟過繼出去,但現在這哥兒倆一個承繼李建成這一支,一個代表李元吉,雖然沒什麼實權,身後的母族也不甚興旺,但他們在李氏宗親中還是有著特殊的地位。

尤其是李福,他除了受封的梁州都督外,還被加封為右衛大將軍,是諸位王爺中不可忽視的一個人。此人能力平庸了些,但架不住人家人緣好呀,再加上他腦袋上頂著的王爵和官帽,在韋淑妃、大皇子看來,是一個需要拉攏的人。

李明亦然,且他比李福的能力要強些,野心也略大。

除了這兩位王爺,還有幾位權貴都是類似的情況,看著沒有什麼實權,不如晉王、魏王那般煊赫,但在京城的某個固定圈子裡,那些人卻有著不可小覷的能量。

所以,韋淑妃定計的時候便制定了對待這些人的方式,力求即使不把這些人拉進自己的陣營,也要確保他們不被敵人所拉攏。最好的辦法就是‘控制’起來。

今夜是關鍵時刻,按照計劃,韋仲拿著花名冊讓手底下的校尉們在京城‘尋人’,爭取將那些滯留京城的權貴,以及那些去了驪山、部分家眷卻在京城的人家都‘請來’。

畢竟一旦計劃成功,聖人‘被’意外駕崩,大皇子矯詔賜死皇后和三皇子後,仍需要李氏宗親和權爵人家的支援。

長樂長公主那些人就甭指望了,反正韋氏也沒想留他們的性命。

可大皇子終究是李家人,哪怕是弒君篡位,他也想登基的時候風風光光的,至少面子上過得去,所以便需要有人(李氏族人)給他捧捧場、唱唱讚歌。

特別是姓李的王爺們,他們若是肯承認‘新君’,那麼新君的帝位也將能更穩固一些,名聲也不至於太臭。

韋氏和大皇子的計劃很好,可人家那些權貴們也不是傻子呀,京城忽然提前宵禁,接著又是大火又是抓姦細的,但凡是有點兒腦子的人都知道出事了。

所以,當那些金吾衛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