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部分(2 / 4)

小說:棄婦的極致重生 作者:低訴

咱們三郎過了週歲。我再與朝臣商議正式冊封太子。在這之前,呃,就按照皇后的意思,喚三郎為‘小皇子’吧!”

皇后忙行禮,直說聖人英明。

聖人見狀,不知怎的就想起了當年他母親身著大禮服向父親進諫的事情來。再看看一身禮服、神情肅穆的皇后,他覺得,皇后雖不及母親。卻也有幾分國母的胸襟和氣度了。

不錯,真不錯!

於是,剛剛因皇后固執而升起的一絲不滿瞬間化作烏有,夫妻兩個開開心心的去看兒子了。

而不知不覺間,帝后的感情也因為這個小肉球加深了些許。至少,聖人看向皇后的時候。不再是那種公式化的笑容了,那笑容漸漸的開始向眼底延伸。

帝后和睦,有人歡喜有人愁。

歡喜的是皇太后和蘇家諸人。

憂愁的則是後宮諸嬪妃,比如今日也來圍觀三皇子百日的韋淑妃,臉上揚著笑,掩在袖子裡的手卻已經將帕子擰成了麻花,看向那個白胖滾圓的小肉球時,目光更是帶著絲絲寒意。

如果眼刀可以殺人,相信此刻小肉球已經變成屍體了。

不過,韋淑妃的表情轉化速度極快,還不等人察覺,她又恢復了一派溫柔和善的模樣。

坐在一旁的長樂長公主並沒有忽略掉韋淑妃的表情,她唇角勾出一抹冷笑,心說話,看來,新一輪的皇子之爭開始了,回去後她要好好想想。

長公主沒有想到的是,她以為結束的‘太子與魏王’之爭,並沒有真正的結束。

這不,三皇子的百日宴剛剛過完,從皇宮到京城還處在一片祥和氣氛中,某日朝會,皇帝便當著重朝臣宣佈了一個不怎麼祥和的決定。

“封魏王李泰為隴右道採訪處置使,監察治下州、縣的官員……”

其實,這個決定已經比皇太后的提議厚道多了,而且聖人為了表示他這是看重弟弟,並不是打擊報復,專門為李泰童鞋量身打造了一個‘按察處置使’。

這個所謂的‘按察處置使’,根據皇帝的解釋,就是一道的最高督查人員。按察使不直接負責州縣的具體政務,只負責督查各級官吏。

皇帝為了進一步表明他是真心對弟弟好,還給按察使賦予極高的許可權——可以直接罷免刺史,除變革舊制須提前向上稟報外,其它事務皆可自行處理。

換句話說,在一道之內,按察使就是老大,他的話在治下就是‘聖旨’。

表面上,皇帝確實很慷慨,竟然將一道之地分給了魏王。要知道,整個大唐的疆域才不過分作了十道,他一下子就給出了一道,不可謂不厚道了。

但事實上呢,皇帝分給魏王的是隴右道,治下十八個州,全都在西部,荒漠、草原、高坡,不能說是荒蠻之地吧,但絕對不能與關內相比。

另外,隴右道治下的百姓胡漢雜居,且胡人居多,還有歸唐的突厥人……異族統治異族,絕對不是件輕鬆的事兒。

所以這麼個地方,就是去做皇帝,也做得不安穩呀。

而且隴右是大唐的西部邊境,如果有敵人入侵,第一個遭受攻擊的就是那裡。

可以說,皇帝的這個安排絕對稱得上表面光鮮無比、實則腐爛到底。

別說魏王了,就是李欣聽了,也有些皺眉頭,他只是想讓父親遠離京城這個是非窩,並不是讓他去西邊吃沙子呀。

這時李榮的密報還沒有發出來,所以,大家都不知道隴右可能有戰事。

若是知道了,李欣肯定會後悔的想一刀劈死自己!

皇帝的話還沒說完,接著,他又丟出了一記重磅炸彈。“……皇太后年邁,永安郡王、平原郡公等留在京中侍奉皇太后,代魏王盡孝……”

說罷,皇帝還假惺惺的問了魏王一句,“四郎素來孝順,想必你離京後,最放不下的就是皇太后吧。”

魏王一口老血險些噴出來,皇帝已經把他逼到這步田地,偏他還不能說出拒絕的話——

不去隴右?

那怎麼行,朝廷有明令。親王成年後必須就藩。而所謂‘就藩’,不是去藩地做老大,而是去領個刺史的頭銜做清閒王爺去。

如今他的好皇帝哥。為了‘照顧’他,不讓他做一州的刺史,而是做十八個刺史的頭兒,十足的‘厚道’,他就是氣得要吐血。也不能不去呀。

不留下唯二的嫡子?

那怎麼行,孝字大如天,他敢當著百官的面,說他不讓兒子留下來代父盡孝?

可若是答應了,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