聘請了幾位大夫,讓他們在草堂專職看病。
再後來,蕭南想借草堂收養一些孤兒或是棄嬰,便特意成立了一個育兒堂,不但收養棄嬰、孤兒,還請大夫們教一些年紀大的孤兒醫術。
展到後來,京城附近的一些貧苦百姓看到草堂有學徒。便把自己家的孩子也送了來,希望能跟著大夫們學習醫術。
那時,草堂的規模還在擴大。儼然成了京城及周遭諸縣最大的醫館和藥鋪,急需穩妥、可靠的人手。蕭南便同意了百姓們的請求,招收了十幾個年紀在十二三歲至十七八歲不等的學徒。
經過這兩年的學習,那些小學徒們也都能獨當一面了,簡單的熱、風寒都難不倒。
蕭南想了想。決定從草堂裡抽調兩個大夫和幾個學徒,帶上大批的藥材,讓他們跟崔幼伯一起去西邊兒。
除了醫生和藥材,蕭南又想到了第三個必備的物品:糧食。
現在已經是十月末,崔幼伯到達鄯州也要十一月份了,再等他交接完事務。徹底安頓下來,估計要年底了。
能騰出手正式辦公,最快也要一月份。那時也該準備春耕示意了。
唔,有什麼作物適合在西邊兒種植?這種作物還要高產?還要扛乾旱?
抗乾旱的作物很多,但高產又抗乾旱的……有了,土豆!
蕭南眼前一亮,她記得當初與小七交易的時候。就得了一大堆土豆的塊莖,只是當時她沒工夫弄。就丟到了桃源的倉庫裡。
找了個沒人的時間,蕭南便進了桃源,從庫房裡找出儲存良好的土豆塊莖。
為了能讓土豆正大光明的拿到人前,她把土豆交給肖義。然後又找來烏離,讓他幫忙找尋些高產、抗旱的作物。
繞了個大圈子,過了足足半個月,蕭南才名正言順的拿到了來自東海的神奇作物土豆。
為了讓人瞭解土豆的產量和特性,蕭南還特意在學院的稼圃闢出一小塊地,帶領幾個中年級的學生,親自將了芽的土豆塊莖種下去。
另外,蕭南還給每個參加種地的學生了本冊子,讓他們每天記錄土豆的生長情況。
如果她沒有記錯的話,土豆的生長週期約三個月,從現在開始算起,到明年春天,正好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