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還站在遠處,待蕭南的牛車緩緩啟動後,她才緩步上了晉王妃馬車後面的一輛小巧馬車。
玉簪坐在蕭南身側,聽到她的低喃,笑著說道:“依婢子看,王家大娘不止能幹,還極聰明呢。”
能看清自己的身份,恪守規矩,絕不行差踏錯,這才是真正的聰明人。
蕭南微微點頭,起初她也不明白王蘇為何要選擇李榮,畢竟這廝喜好遊歷的名聲太響亮了,但凡是想要正常夫妻生活的女人,都不會選擇這位,哪怕他貴為國公。
當時蕭南還在猜測,莫不是王蘇被李榮的美色所吸引,所以忽略了那些不足?!
但今日真正見了王蘇,蕭南才覺得那時的猜測有多離譜。
她雖與王蘇只見了一面,交談不足半個時辰,但她還是能感覺到,王蘇是個冷靜、有主見且有野心的理智型美女。這樣的女人,放在後世,絕對是個女強人式的人物。
如此冷靜自持的女子,絕不會被皮相所誘惑,她選擇李榮,估計還是與她的性格有關。對於一個有事業心、知道自己要什麼的女人而言,丈夫不在身邊,也未嘗不是一件壞事。
見多了或穩重、或優雅、或嬌蠻的各種貴女後,對於王蘇這位奇特的女子,蕭南竟有幾分好奇,也愈發期待她們之間的交往。
另一廂,崔幼伯隨著送葬的大部隊,一路跟隨去了洛陽的昭陵。
知道魏徵下葬,崔幼伯才又跟著眾人返回京城。
他們回來的時候,已經是五日後了。
官道上,崔幼伯坐在太子的車廂裡,正與太子商談事務。
最近崔幼伯的表現很不錯,給太子出的幾個點子,也都得到了不錯的效果。尤其是最近這一次,太子親自為魏徵‘執紼’後,幾位老臣對他的態度明顯更加親近,太子見了愈發高興,對崔幼伯也越來越倚重。
回城的途中,太子見崔幼伯隨一大群人騎馬趕路,便隨手將他召進自己的車架,一來是表示親近,二來也是示恩。
不過,崔幼伯很盡職,一進車廂,便又提醒了太子一件事:魏王的長子議親,殿下作為長輩,也應當關心下侄兒的婚事呀。
“嗯,肅純所言極是,只是不知肅純可有什麼恰當的人選?”四郎已經夠囂張了,若是再讓他結個好親家,豈不是給他助漲了氣焰?!
崔幼伯坐在車窗一側,眼角的餘光忽然瞥到一人,臉色不由得一變,一時忘了自己還在太子的車架裡,目光緊緊追著那人影而去。
沒錯,是他,真的是他,沒想到,幾年不見,他又回來了。
回來也好,正巧自己也有些心裡話要跟他好好說說。
對吧,李敬李仁兄?!
PS:一更,求訂閱啦!
☆、第171章 蛻變(一)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便到了五月末。
榮壽堂的擴建工程終於完成,匠人們叮叮噹噹的忙了六七個月,總算達到了主家的要求,順利交工。
崔幼伯攜著蕭南,身後跟著長生和靈犀,一家四口在一群僕婦的簇擁下參觀新居。
新的榮壽堂併入了四五個院落後,佔地極廣,其總面積已經超過了隔壁了榮康堂,足足佔去了半個崔裡。
院落雖大,但佈局卻極為精巧。
說到這裡,不得不稱讚一下本工程的總設計師——工部的袁員外郎。
或許是蕭南送去的禮物著實豐厚,袁娘子每日都對夫君耳提面命,讓他定要好好給郡主蓋園子。
尤其到了節慶日,袁娘子更是按三餐外加宵夜的頻率嘀咕:“郡主娘子真是個和善的好人,今兒是五月節,還特意命人給咱們送了酒和吃食,郎君,不是妾身嘮叨,您可要盡心給人家辦事呀……”
自家娘子如唸咒般的言語轟炸,袁員外郎聽了無比頭疼,不過,他心底對襄城郡主還是極為感激的。
說實話,如今不是新朝初立那會兒,宮殿、別宮甚至是聖人的陵寢全都修建完畢,除了每年修修河堤、建個水渠、督管屯田什麼的,工部清閒得要命。
正兒八經的侍郎、郎中都閒得只能八卦,更不用說最底層的員外郎袁童鞋了。
差事輕省,看似是好事,可以有更多的時間摸魚。但有利亦有弊,工部的官員們能撈到的油水也少呀。
京城米珠薪桂,只靠衙門的俸祿如何能養家?
幸好他們是專業人才,閒暇之餘,幫京中權貴們設計個庭院、畫個房樣子。倒也能賺些外快。
只是,這外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