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部分(2 / 4)

小說:棄婦的極致重生 作者:低訴

有什麼好法子,二來也存著借人、借勢的心思。

蕭南沉吟片刻,道:“姑母來找我幫忙,是瞧得起我,既是如此,我也不能讓您失望。”

聞言,崔江眼中閃出亮光,向前傾了傾身子,急聲問道:“侄媳婦可有何良計?”

蕭南豎起兩根手指,“有兩個法子,就是不知表妹舍不捨得……”

PS:一更,謝謝夏梨殿下、諾維亞愛彌兒親的評價票,謝謝親們的訂閱,謝謝!

☆、第167章 庶姐來了

“和離!”

唐謙都渣成這樣了,不和離還等著被揉搓死嗎?

或許有人說了,唐謙貌似也不是很差勁呀,薛氏是他的親孃,對自己的親媽孝順不是理所應當的嗎?

充其量,唐謙是有些愚孝罷了。

其實不然,在彼時,不管是從宗法上、還是感情上,唐謙孝順的物件只能是唐夫人,薛氏雖生了唐謙,但卻不是唐謙真正意義上的長輩。

並且,將唐謙撫養長大、為他延請名師、督促他用功上進、幫他求娶世家千金,最後送他入仕途的是唐夫人、及她的父兄。

要愚孝,唐謙也只能孝順唐夫人,而不是那個只會在他面前說兩句好話,私下裡卻最疼愛小兒子的薛氏。

說得難聽些,唐謙不顧嫡母恩情,只想著對他的生母盡孝,不管藉口多麼的冠冕堂皇,這種行為的本身就是一種忘恩負義。

無論唐夫人當年抱養唐謙是出於怎樣的目的,但最終受益的都是唐謙。

如果唐謙沒有養在嫡母名下,沒有認唐夫人的孃家做外家,他別說娶王氏這樣的世家女了,就是好一些的官宦人家也不會把女兒嫁給他。

另外,沒有唐夫人,唐謙根本不可能年紀輕輕就順利入仕,即便他是神童才子,在主要靠推薦入仕的大唐,沒有重量級的推薦人,他也做不了官。

前文咱也說了,即便是考中了科舉,也不是直接能做官的,還要經過吏部的銓選,而所謂銓選最終也要著落到推薦上。

科舉不成、推薦也不成,唐謙似乎只有‘門蔭’一條路可走。

但,親。請注意,門蔭的物件是‘嫡子’、‘嫡孫’。唐謙依然沒有資格。

可以說,唐夫人對唐謙絕對稱得上高恩厚德,而她過世不足一年,唐謙就將她忘在腦後,還頂著‘孝順長輩’的名義,將薛氏送來的美妾俏婢悉數收下,更是異常聽話的挨個兒睡了個遍。

這廝全然忘了,他還要為嫡母守孝三年。

唐謙的行為,往大了說就是違法。唐律明文規定:‘喪制未終釋服從吉,若忘哀作樂,自作、遣人等。徒三年’,‘聞期親尊長喪,喪制未終釋服從吉,杖一百’。

按照律法,以唐謙的種種做法。做官是甭想了,他本人少說也要被判個徒刑三年。

往小了說呢,唐謙這人的德行有問題,且不講禮數,枉讀了這麼多的聖賢書,用崔江的話說。就是‘書都讀到狗肚子裡去了’。

聽了蕭南的話,崔江沉默了下來。

她雖與女兒不甚親近,但還是瞭解女兒的。

王氏打小身邊就有王家的教養媽媽跟著。滿腦子都是規矩、禮法、家族的榮辱興衰,跟絕大多數的世家小娘子一樣,過於呆板和認死理,以王氏的性子,她不會輕易和離。

另外。崔江和離的事兒,對王氏的影響不小。

時下對女子的要求雖不是那麼變態。但世家對子女的要求卻極嚴,正常的和離尚且遭人非議,更不用說似崔江那樣的轟轟烈烈了。

當年崔江的事鬧得非常大,著實傷了崔家、王家的顏面和名聲。

作為崔江的唯一女兒,王氏的教養和性情遭到了極大的質疑。

所以,王氏下嫁唐謙,很大一方面是受了崔江的連累,是一種無奈之下的選擇罷了。

為此,王氏曾不止一次的表示,她定要做個賢良淑德的好妻子。

和離?她連想都不會想。

崔江暗自搖頭,頭一次,她對女兒生出了愧疚。

嘆了口氣,崔江道:“第二個辦法是什麼?”

蕭南挑眉,她以為,以崔江的個性,定會贊成女兒和離呢。

“第二個辦法也不難,就是麻煩些,”

蕭南把玩著手裡的帕子,緩緩說道:“我記得唐侍郎今年四十有三,仕途正好,偏夫人病逝,家中沒有主持中饋、負責交際的主母,很是不便呀——”

崔江不是蠢人,當下便有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