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恨老相公心狠,當年只因為崔守貞那個老虔婆的一句話,便生生打死了他的生母,還將猶在稚齡的他趕出崔家,讓他自生自滅。
好吧,這麼說可能有些誇張,畢竟老相公並沒有真的撒手不管,還是給崔清指了個偏僻州郡的小田莊,派了能幹老練的媽媽、奴婢伺候他,另外還寫信給當地的郡守,讓府君好好看顧崔清。
但,這些在崔清看來都不夠,他明明可以在繁華的京城過著豪奢的世家子生活,如今卻窩在一個窮鄉僻壤裡,守著七八十頃大的小破莊子過日子。身邊雖有奴婢,可、可他們不是來伺候自己的,更像是監視自己。
這讓年幼的崔清很是憤懣,尤其是那兩個媽媽,一有時間便在耳邊絮叨,什麼崔家家規,什麼老夫人、老相公也是為你好,什麼董姨娘動了不該有的心思活該被打死……不拉不拉,只聽得崔清心中的恨意更濃。
不過,那時的崔清已經七歲了,他不但能記許多事,而且還學會了隱藏心事,更懂得了隱忍。
是以,當媽媽們絮絮叨叨的說那些話的時候,他每每都露出一副虛心受教的樣子,有時還會違心的附和兩句,直說‘媽媽所言甚是’。
兩位媽媽見小主人這麼‘懂事’,都鬆了口氣,時間久了,對崔清的看管也就懈怠下來。給京裡寫信的時候,也會說些‘崔清小郎君很懂事、很聽話,跟那個黑心肝的董姨娘不是一路貨’之類的話。
京裡的管家接到彙報,總結一番後。便詳細回稟了老相公。
老相公畢竟不是心狠之人,虎毒不食子呀,更何況他?
董姨娘生了不該有的心思,意圖毒害主母,的確罪該萬死。但她的出發點卻是為了崔清,而崔清自出生後便養在生母跟前,就算不知道,老夫人和老相公也能猜到,平日裡董姨娘給崔清灌輸了多少‘不良思想’。
所以,不管崔清有沒有怨恨嫡母、嫡兄。兩位大BOSS都不允許他留在京城,讓他有機會危害崔澤兄弟。
考慮到這些,老相公才將崔清流放到了裡京城數千裡的偏遠州郡。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徹底放棄這個兒子了,那終歸是他的骨肉,且也沒有犯什麼錯,總不能因為其母有錯,就株連一個什麼都不懂的無辜稚童吧。
所以。當老相公聽說崔清並沒有心生怨恨,且很乖巧的待在莊子裡讀書、很安分的過日子後,他也終於放心了,大筆一揮,又撥給崔清兩百頃良田,還親自寫信給崔清找了位當地的名師做先生。
但。老相公怎麼都沒想到,他印象中那個天真懂事的小兒子,竟然、竟然心思如此之深。連兩個積老的媽媽都騙了過去。最後,更是拿著崔家給他的田莊和財產,跟三戟崔家攪合到了一起。
那時負責管教崔清的兩個媽媽先後病逝,崔清身邊再也無人勸阻,他就公然跟嫡支的小郎君玩到了一起。還狂悖的說出老夫人‘名守貞、實不貞’的忤逆言論。
聽到風聲的老相公很詫異,忙派人去田莊調查。幾個月後,調查的人回來報告,說崔清親近嫡支,且對自家心生怨恨。而且他們還查到,兩位媽媽的‘病逝’,崔清居功至偉。
一聽這話,老相公真的失望了,他沒想到兒子小小年紀就這般心思歹毒,連照顧自己七八年的媽媽都能下得去手,第一個媽媽‘病逝’的時候,崔清才十二歲呀。
老相公失望的同時,忍不住聯想自身,想當年他十二歲的時候,面對本家的逼迫、面對嫡支的算計,他還無助的躲在阿姊的身後瑟瑟發抖呢。
結果他的兒子就敢殺人了!
這算不算一種另類的‘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老相公想了好幾天,終究對這個孩子還心存最後一絲幻想,便又派了心腹之人悄悄的再去那個州郡調查。
三個月後,老相公收到了讓他徹底絕望的調查結果,心腹的能力比上一波小廝要強得多,他不但查清了兩個媽媽的死因,還查到崔清與當地閒人、遊俠兒勾結的不法事。
看到這些,老相公終於下定決心,收回所有田莊,將崔清淨身出戶。
你不是能幹嗎?想必就算沒有崔家的東西,你也能過得很好,對吧?
而且,你不是跟嫡支處的極好嗎?如今我斷了你跟家族的聯絡,你直接去投奔嫡支好了!
老相公一邊寫信給心腹,一邊恨恨的想著。
就這樣,崔清被老相公徹底放棄,而嫡支那幾個跟他玩得很好的小郎君也忽然消失了,直到那一刻,崔清才發覺,他似乎自己把路給堵死了。
不過,崔清也確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