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草擬詔書,負責中書省的一些文書工作,也可以稱之為“打雜”。
但事實,凡舉有關皇帝的事情,他們都能攙和一腳。
雖然崔幼伯童鞋是太子為自己準備的儲備人才,平日裡這廝在中書省也是個佈景板似的存在,但這都不能否認他現在的官職——中書舍人,當今聖人的機要秘書。
而像彈劾人這種事兒,由中書舍人來做,也不算是撈過界,因為崔幼伯彈劾的人,正與是某件皇帝關心的事兒——‘大考’有關。
前文咱說過了,所謂大考是朝廷每隔幾年對治下百官的考核,更多的是郡守、刺史一級的,如果能順利透過‘大考’,且入了聖人的眼,恭喜你,你擢升有望。
但如果被發現了什麼劣跡,或是人長得不咋地、字也不咋地,那就不好意思了,你有可能被降級,甚至被趕回家吃自己哦,親!
負責‘大考’的一般是吏部,但中書省也有監察的職責。
比如中書舍人,他就可以代表皇帝去吏部問詢‘大考’情況,或者瞭解某一官員的考績。
崔幼伯童鞋,這次就非常盡職,也不等聖人派遣,他便積極的去吏部問詢,且還很是‘隨意’的抽查了幾位前來參加‘大考’的官員。
好巧不巧(某薩吐槽:你確定你不是故意的?)的,崔幼伯還真的查出了問題。在他抽查的三位刺史中,有一位姓袁的刺史,吏部給的考績是‘上下’。
唐時考核官員主要是採用‘二十七最’的法子,既按照不同部門的職責,給旗下的官員評定。比如說吧,吏部主要是負責官員的銓選、任命、考核等事宜。那麼針對吏部官員的考核,其考核內容就是該官員銓選的時候是否認真、考核的時候是否公正等方面。
而考核的成績則分為九檔,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基於人無完人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