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部分(2 / 4)

小說:棄婦的極致重生 作者:低訴

崔幼伯抬起右手打斷他的話,淡淡的說道:“我娘子馬上就要臨盆了,我不能在她身邊照顧已是覺得對她不住,哪裡還好意思拿這些瑣事惹她勞神?!”

他用自家鹽田的出息補貼太子,看似蠢笨,若是運作好了,也能有些作用,他心中已經有了計策,只需夏日鹽制好後,他便會採取行動。

鄭勤見崔幼伯堅持,不好再勸,心中卻暗暗下定決心,待回到宅院後,他便悄悄寫信給小妹,讓小妹借探望郡主的當兒,將崔幼伯的困境告訴郡主。他相信,以郡主的聰慧,她定能明白自己想問計的意圖。

沒準兒,郡主還真能想出什麼更好的計策呢。

傍晚,崔幼伯與鄭勤騎馬回到宅院,兩人在中庭分了手,一個回內院,一個則去了客舍。

“郎君,娘子來信了!”

剛進門,崔幼伯正欲洗漱更衣,翰墨便捧著一封信走了進來。

崔幼伯洗完臉,用棉布巾子擦拭乾淨,這才接過信,盤腿坐在榻上,展開信紙細細讀來。

蕭南照例在信中說了些家中的瑣事,講了些兩個孩子的童言稚語,隨後話頭一轉,說她猛然想起一事,崔家三堂早已分開,長生等小輩們也該重新序齒排行,榮壽堂沒有長輩,他們夫婦是家主,靈犀和長生也該換個稱呼。

如今,崔家習慣性的稱呼靈犀為小大娘,長生為小大郎,究其根源,不過是順著榮康堂而來,因為崔幼伯親生父母、祖父還在,靈犀他們算是孫輩,所以在成為前加個‘小’字。

但若是從宗法上,蕭南夫婦是家主,上頭又無長輩,他們的子女的稱謂不必加那個‘小’字。

蕭南這番話的目的很明確,那就是徹底將榮壽堂獨立起來,與崔幼伯的親生父母在名分上再次切割。

讀完信,崔幼伯沉思良久,才示意翰墨給他磨墨,他自己則捉起毛筆,抽出一張信箋,給蕭南寫回信。

寫完回信,崔幼伯又想起一事,從書案旁的書堆裡抽出一大摞寫得整整齊齊的白紙,仔細的疊好,然後與回信一起裝進加大的袋子裡,封好,命翰墨尋人送回京城。

中庭客舍裡,鄭勤也在伏案寫信。

次日,崔家的小廝帶著兩封信和一些土儀,快馬趕往京城。

兩天後,鄭勉前來探望蕭南。

因是熟人,蕭南也沒有客套,依然斜倚在榻上,很是隨意的與鄭勉閒聊。

閒話了幾句,鄭勉表情有些猶豫,小嘴兒q動,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

蕭南見了,笑道:“阿勉可是有什麼為難之事?呵呵,不妨說給我聽聽,沒準兒我能幫忙呢。”

鄭勉眼睛一亮,趕忙把大兄的話婉轉的說給蕭南,最後隱晦的詢問蕭南可有何良計?!

ps:一更,謝謝親們的小粉紅,某薩繼續碼字去!

☆、第094章 多喜臨門(一)

聽了鄭勉的話,蕭南沒吭聲,她想起了另一件事:崔幼伯的回信

信中,崔幼伯很爽快的答應了蕭南的建議,不過委婉的建議蕭南,此事仍需跟榮康堂的長輩說一聲。

說實話,那日寫信的時候,蕭南沒想著崔幼伯會答應,給孩子們改稱謂的事兒並不大,但內裡暗含的意義卻極深,一旦改了,也就從心裡做了決斷:與榮康堂的生身血親做切割!

可崔幼伯偏偏就答應了,連半分的埋怨、不願都沒有,蕭南看信的時候很是詫異。

不過,最令蕭南意外的,亦或是感動的,是崔幼伯隨信一起送來的那一大摞不同字跡的白紙,紙上抄寫的不是什麼先賢著作,而是女人生產時必備的《難月文》。

據崔幼伯信裡所說,這九百九十份‘難月文’,是他拜託了十位兒女雙全、福澤深厚的世家貴婦所抄寫的,每位貴婦誠心抄寫了九十九篇!

讀到這一段的時候,蕭南有種莫名的感動,她的眼前不由自主的浮現出崔幼伯四處請託、說盡好話的場景。畢竟他請來抄寫難月文的不是賣字為生的貧苦文人,也不是無權無勢的普通士子,而是出身名門的世家貴婦呀。

他一個男子,到底花費了多少心力才求得這九百九篇難月文?就算那些貴婦們感動他對妻子和未出世孩子的心意,沒有一定的條件,她們也不會輕易答應。

那一刻,蕭南的心裡說不出是什麼滋味兒,酸酸的?還是甜甜的?

不過,有一點蕭南很肯定:不管崔幼伯此舉出自真心還是假意,她都很高興,至少這個男人沒忘了京裡的老婆正抱著大肚子要給他生孩子。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