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轉念一想,韋貴妃又怕兒媳婦太彪悍會欺負兒子,讓兒子成為第二個房小二。
正巧大公主受蕭南所託,幫崔蘅找個‘富貴’的郎君,兩方人馬便湊在了一塊兒。
大公主將崔蘅幫蕭南管家時的種種表現說了出來,韋貴妃一聽雙眼就亮了:能幹、穩重還身出名門,這正是她要找的兒媳婦啊。
尤其是大公主那句‘四娘頗似其堂姐先蜀王妃”更是打動了韋貴妃——京城誰不知蜀王妃崔氏的賢名,這可是連聖人都贊過的賢惠兒媳呀。
很好,就是她了!
於是,韋貴妃鄭重託了大公主做媒,為兒子求娶崔氏女。
“……我見你家四娘甚是穩重,不知她可曾婚配?”
大公主絮絮叨叨的說了一堆,最後才說出重點。
老夫人在大公主長篇大論介紹李慎的時候,便在腦中評估這件親事的可行度。
唔,李慎得封紀王,是郡王品級,有一千戶的食封,雖比不上前頭幾個哥哥品級高,但勝在他性格懦弱,不會惹禍。
嫁與這樣的皇子,一生安享富貴,倒也不錯。
而且老夫人心裡很明白,這件親事,應該是蕭南,哦不,更準確的說是按照崔蘅的要求選出來的。如今本主和男方都願意,她這個老婆子若是反對,就太不通情理了。
想了想,老夫人笑著說:“據我所知,應該沒有。不過,四孃的父母俱在,她的親事還是要跟他們商量。”
大公主知道老夫人說得不過是場面話,她並不以為意,笑著說:“也就是說,我能領一份謝媒禮咯?”
老夫人道:“老身這就命人說與三郎(指崔鴻)夫婦,他們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