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1 / 4)

小說:棄婦的極致重生 作者:低訴

說完,又偏頭想了想,崔幼伯說:“唔,劉郎君比我年長三歲,也算是同齡人呢。”

蕭南卻有些不講理的詭辯道:“哪有,他可比你大三歲呢,三年的時間可以多讀好些書呢。郎君在祠堂呆了不過兩個月,就讀了這麼多書,還寫了不少文章,若是再有這三年的時間,也定能像劉郎君一般出色呢。”

崔幼伯心裡直點頭,但面兒上還是做出一副謙遜的模樣,他連連搖頭,“話不能這麼說嘛。呵呵,對了,聽說劉郎君跟大舅兄也是至交好友,這次他能順利抵達京城,還是有大舅兄的照顧呢。”

蕭南已經接到了大兄的信,蕭博在信裡也詳細講了講那劉晗的事兒,所以,蕭南很清楚劉晗是如何來到京城的。

說是‘照顧’,其實根本就是‘資助’。

劉晗是蕭博遊學的時候遇到的,兩人相談甚歡,劉晗也頗有幾分真才實學,是以,蕭大郎君也頗為賞識。

兩人關係近了,蕭博也就把他當做朋友來看待,真心實意的幫他謀劃。

後見他生活清苦,家裡又沒有什麼進項,便建議劉晗來京城,參加科舉也好,結交大儒以獲得推薦也罷,不拘什麼途徑,好歹也混個一官半職,不致讓堂堂劉氏子孫最後只能靠‘賣婚’為生。

劉晗也早就存了入仕的心思,但是苦於沒有好的途徑。

科舉?科舉的路太窄了。

雖說大唐的科舉考試還不似明清時那般死板、變態,但競爭也是蠻激烈的。

而且科考嘛,太被動了,其中還有撞運氣的成分,真正有才學的人,若是沒有遇到賞識他的閱卷考官,那也只能落榜回家。

劉晗呢,骨子裡又有世家子特有的倨傲,不想如此自降身份的跟一群寒門士子一起競技。

當然也不排除他擔心一擊不中、名落孫山後被人恥笑的可能。(某南表示自己的心理確實很陰暗,…_…!)

而蕭博的主動相邀,卻讓劉晗看到了希望——蕭家雖不如前朝時那般顯赫,但也是頂級氏族,若是能得到宋公或者蕭駙馬的推薦,他大官撈不著,好歹也能當個清閒文官哩。

想到這一層,劉晗從善如流的表示,他接受好友的建議,當下便打包了行李,拿著蕭博的書信和贈金,一路朝京城殺來。

蕭博呢,因還要繼續遊學,便沒有跟劉晗同行。回到京城後,蕭大郎君手頭的事情太忙,暫時忘了那位好友,也就沒有派人去京城打聽劉晗的下落。

隨後,蕭南派蘇媽媽回崇仁坊,請求阿耶和大兄幫她為夫君尋覓一兩個才學品性俱佳的才子,最好是那種落魄的世家子,蕭博才想起了劉晗。

蕭博慌忙讓人去京城打聽,好容易才在平康坊(咳咳,為毛在這兒,你懂的)的客棧裡,找到了盤纏快要花完的劉晗。

接下來的事兒,就更順利了:崔家需要一個亦師亦友的‘伴讀’,劉晗需要一份體面且收入豐厚的工作。

更不用說崔家還是兩任宰相的府邸,家中還出了一位前科狀元,如此優良的環境,劉晗不給錢都要留下呀。

就這樣,劉晗接受了蕭博的推薦,拿著蕭駙馬寫給崔老相公的信,便舉止優雅的走到了崔家。

而崔守仁呢,也確實欣賞劉晗的年少有才,於是便高薪聘請他為西席,留在崔家教授那群第四代、第五代們。

當然,這只是名義上的說法,事實上,劉晗來崔家更多的是為了給崔幼伯當‘榜樣’——劉晗的居所就在崔幼伯外書房的隔壁。

蕭南知道,就目前而言,劉晗是崔幼伯最感興趣的人,這個時候,給他談任何人,他都不會太關注。

於是,蕭南又圍繞著劉晗話題說了些不鹹不淡的話後,便隨意的提了一句,“郎君,阿槿回來了,我已經把她安排在西跨院的廂房。”

“嗯?哦,回來就回來了,娘子只管安排就好。”崔幼伯這會兒滿腦子都是劉晗的詩、劉晗的琴,哪裡還會關注一個失寵的丫頭。

不過,崔幼伯倒也不算太薄情,他還記得阿槿肚子裡有他的崽兒,便又囑咐了一句,“她懷著孩子,娘子多費心吧。”

蕭南點點頭,道:“郎君就放心吧。我雖不喜歡阿槿的不安分,但也不會苛待了她,更不會慢待了郎君的骨血。”

一旁伺候的玉竹聞言,又故作憤憤的插了一句,“哼,娘子為了怕阿槿又藉故鬧事兒,特意去求了大夫人,從大夫人那兒請了位曾經伺候過三郎君的老媽媽,專門照顧阿槿肚子裡的孩子呢。”

另一邊的玉簪忙呵斥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