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2 / 4)

小說:錦繡官路 作者:抵制日貨

心研究,開始是一味地加醋,後來覺得應是經過發酵的,就各種試驗。雖然是很簡單的方子,可在沒說破之前,實驗之路也是非常曲折艱難的。

另外兩家到底沒試驗出來,讓悅賓樓壟斷了好幾年,最後方子還是從悅賓樓自己流傳出去的,不是陸掌櫃也不是大廚更不是什麼敗家子,而是老闆最寵愛的小妾。小妾被盈豐樓的掌櫃重金收買,那小妾在一陣顛鸞倒鳳之後,就從自家男人嘴裡拿到了答案。

所以說夫人姨太太外交,是很有必要的。

聽了那答案之後,盈豐樓的大掌櫃和老闆簡直傻了眼,“媽了個巴子,就這麼簡單點東西,咱們無頭蒼蠅一樣躥那麼久。”

當然,這是後話。

第19章 廟會教育

手頭有了錢,人就不慌亂,做什麼也有底氣和精氣神。這一次過年林大秀可不拮据了,還寫信給戴敏輝和李增仁報喜,讓他們不用擔心自己,又將方子的事情說了一下。

很快兩人回信表示祝賀,李增仁用開玩笑地口吻問他方子是什麼,卻被戴敏輝給笑罵了,然後不了了之。

林大秀買了上好的細棉布,拿去韓家讓給林重陽和狗蛋做新衣裳。張氏看得直心疼,巴掌大的孩子,見風長,買這麼好的布穿不了倆月多浪費啊。最後就給林重陽做了,狗蛋還是穿舊衣服,明明一起長大的孩子,狗蛋就像個泥娃子,林重陽就像個富家少爺般。

手頭有錢,林大秀的懶毛病就會犯,覺得不需要再那麼賣力抄書,自然少不得還得被他兒子一頓拐彎抹角地訓。

雖然林重陽也還小,畢竟經歷了酸菜方子換來五十多兩銀子的事情,兒子賺錢比自己多多了,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林大秀看他兒子的眼神就有些不一樣,兒子在家裡說話,也變得份量重起來。

林大秀習慣了他兒子在外面出了風頭就把鍋甩在他身上,每當人家興奮地問“林少爺,林家巴拉巴拉是這樣嗎?林少爺,讀書是說巴拉巴拉這樣嗎?”

林大秀就知道是他兒子說的,自然要兜著的兒子的面子,免得給兒子丟人。

從前的時候他還會想兒子怎麼這麼聰明,懂那麼多,真的是書上來的嗎?他甚至還悄悄去書齋尋找兒子說的那些東西,只是並沒有找到,最後他拍拍自己的腦門,真是犯傻了想那麼多幹嘛,兒子是自己的兒子,兒子聰明難道不是好事嗎?

基於這個隱秘的心理,他對兒子越來越看重,甚至稍微有點怕,這是一種很複雜的感覺,藏在他內心深處被愛和歡喜掩蓋著,他自己並沒有覺察。

等小年前一天,酒樓的酸菜隆重出缸之後,陸掌櫃派人給他們送了十來棵酸菜,還有一些其他的泡菜,主要是蘿蔔之類的。悅賓樓這段時間因為新菜式非常忙碌,現在酸菜出缸,聽說他們還特意搞了一個出缸儀式,就是要燒香上供敬神。不過聽說他們敬缸神林重陽很好奇,難道還有缸神,其實也好理解,古代人做東西不那麼容易,儀式感就重,一般要開爐、出缸之類的,都要敬神,儀式感重,隆重的過程就會在人們心目中帶來更重的份量。

有了酸菜,林重陽又建議包酸菜餃子,韓椿兒等人也好奇,包了兩樣的比較了吃,發現白菜韭菜的鮮美,但是酸菜的脆爽,各有各的味道,都十分好吃。

口味這個東西很奇怪,喜歡的就會愛之入骨,酸菜,不管是北酸菜還是南酸菜四川酸菜,只要喜歡吃,那真的是百吃不厭的。

比方說這個酸白菜,還有酸菜魚裡面那個酸菜,以及朝鮮酸辣白菜。

這都是林重陽百吃不厭的,自然也想在這裡普及一下,不過現在沒有辣椒,對於無辣不歡的人來說不能不說有些遺憾。

這時候的辣子有胡椒和茱萸,可如果那些東西能代替辣椒,那還要辣椒做什麼呢,口感是替代不了的。

二十三小年祭灶神,二十四寫福字掃塵,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割肉,二十七趕集殺雞,二十八二十九女人們發麵包包子做大餑餑擀麵條晾掛麵,三十就過年,女人們包除夕餃子,男人們貼對聯、去祖墳上燒紙添新土。

一般來說衙門和學堂在二十三之前就已經封印放假,這時候卻是城內的店鋪們生意高峰期,不管是鋪戶還是流動商販,全都賺的盆滿缽滿。尤其是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這三天,連著在城隍廟那裡開大集,老百姓叫趕廟會。

不只是城裡人自己趕集,附近的村民們也來,這幾天老百姓就和不要錢一樣大手大腳地撒錢買東西,憋了一年不捨的買的東西終於可以買個夠。

管他來年是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