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把事情從太子把皇帝氣得吐血暈過去再到皇帝醒過來卻偏癱都說了一遍。
“……什麼?”燕淑妃只覺得眼前一片眩暈,幸而她正坐在長榻上,不至於發生軟倒在地這種事。皇帝有所準備她是猜出來了,但突發中風以致偏癱?不對啊,說好的劇本難道不是皇帝完美地解決這次宮變嗎?
“那以後要怎麼辦……”她喃喃道。君臨天下的人,怎麼能偏癱?
蕭暘沒吭聲。因為在他看來,這沒什麼好怎麼辦的。左右是蕭旭和蕭欥掐,和他半文關係都沒有。而且,照現在的情況看來,蕭欥穩贏。
蕭欥連太子的命都留了,還能對其他兄弟下毒手不成?那還擔心什麼?
燕淑妃陷入了自己的思索,一時半會兒沒有說話,殿中沉靜無比。然後她就發現,她其實是被嚇懵了,因為細想起來確實不怎麼影響她和她兒子。
不對啊,蕭暘又不蠢,肯定比她先想到這個,那還能一臉別人都欠他錢的樣子?
燕淑妃想到某種可能,心裡不由咯噔一跳。“你剛從甘露殿過來?”
蕭暘點頭。
“陛下留你用了午膳……”燕淑妃又問,覺得自己的感覺越來越糟,“其他還有誰?”
“除了魏太傅,都是家裡人。”蕭暘乾巴巴地回答,因為他真心很不想正視元非晚已經是他七弟妹、將來還有可能成為皇后的事實。
燕淑妃一聽就知道,問題還是出在元非晚身上。她在勤王中出了不少力,從昨天到今天一直留在宮中幫忙善後,皇帝必定會叫上她一起用膳;這樣一來,蕭暘就肯定見到人了……看他現在的表情,肯定是被人家秀了一臉恩愛、心裡酸得要死吧?
燕淑妃現在哭的心都沒了,只想去死一死。別家的兒子生出來是建功立業的,自家兒子生出來真是討債的啊!
再來說甘露殿這頭。三個親王都告辭離開,蕭欥這種本來想避嫌的親王就更不會留。而皇后見皇帝如此,也實在沒臉繼續裝病躲懶。如此一來,蕭欥便能攜同夫人元非晚,一同回府去。
皇帝很願意看到小夫妻恩愛,不過這高興只能持續短暫的一陣子而已,因為太子的事情還得處理——
“肇有皇王,司牧黎庶,鹹立上嗣,以守宗祧,固本忘其私愛,繼世存乎公道。故立季歷而樹姬發,隆周享七百之期;黜臨江而罪戾園,炎漢定兩京之業。是知儲副之寄,社稷系以安危;廢立之規,鼎命由其輕重。詳觀歷代,安可非其人哉!
“皇太子旦,地惟長嫡,位居明兩,訓以《詩》、《書》,教以《禮》、《樂》。庶宏日新之德,以永無疆之祚。而邪僻是蹈,仁義蔑聞,疏遠正人。親暱群小,善無微而不背,惡無大而不及……
“前後愆過,日月滋甚。朕永鑑前載,無忘正嫡,恕其瑕釁,倍加訓誘。選名德以為師保,擇端士以任宮僚……
“自以久嬰沈痼,心憂廢黜,納邪說而違朕命,懷異端而疑諸弟。恩寵雖厚,猜懼愈深,引奸回以為腹心,聚臺隸而同遊宴……
“往者已從顯戮,謂能因茲改悔,翻乃更有悲傷。行哭承華,制服博望。立遺形於高殿,日有祭祀;營窀穸於禁苑,將議加崇。贈官以表愚情,勒碑以紀兇跡,既傷敗於典禮,亦驚駭於視聽。桀蹠不足比其惡行,竹帛不能載其罪名。豈可守器纂統,承七廟之重;入監出撫,當四海之寄。
“旦宜廢為庶人。朕受命上帝,為人父母,凡在蒼生,皆存撫育,況乎冢嗣,寧不鍾心。一旦至此,深增慚嘆。”
皇帝說,魏群玉寫。直到最後,魏群玉的手都有些抖。因為他聽出來,皇帝語氣帶上了掩飾不住的鼻音,顯然極度傷心。
可事已至此,就算貴為天子,又有什麼辦法呢?
魏群玉抿緊唇。在正文給皇帝過目無誤後,他才提筆在明黃緞面上落下標題——
廢皇太子旦為庶人詔。
☆、128第 128 章
果不其然,在知道皇帝擺了個簡單的家宴後,宮城外等著的人就沒有那麼多了——
其一,皇帝有心情辦家宴就說明皇帝清醒得很,得的不是什麼大病,至少精神肯定足夠。
其二,從參與人員來看,皇帝待人的親疏遠近終於也明顯起來。比如說排行第六的蕭昊在皇帝心裡的地位就不如其他兄弟,而相王蕭承慶也不如南宮長公主蕭清彤。
其三,魏群玉已經進了宮。那也就意味著,皇帝已經開始著手處理此事,太子李庭等人覆滅的那天不遠了。
俗話說,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