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賜回的一波三折,頗為氣人。
“張大人可不要放大概念!我說的可是忠君一事,若沒人領著,小小京官何以敢這麼做?呵呵……至於其他的,那邊跟我無關了……”
“你……”
張靜修險些要被氣吐血。
蕭賜話中的意思,可不就是在說周良甫之禍,全部起於軒德太子嗎?
不過蕭賜這話說得隱晦,也沒有點名道姓,張敬修倒是不好反駁。
且若是反駁了,反倒是給人心虛之感,讓人更是妄加揣測,那對軒德太子來說,是極為不利的。
想到這裡,張靜修面色更黑,說道:“總之,忠君之事總歸沒錯,諸位定要牢記在心,切莫失了分寸,免得日後追悔莫及!”
☆、第479章 任務
這樣說著,張靜修的一雙眼睛向下掃視了一圈,尤其停到周茂面前時,更是狠狠瞪了他一眼,很顯然此番話是特意為他說的。
簡直是欺人太甚!
陸爍這樣想著,雙手慢慢握成拳,擔憂的目光看向周茂,不過卻見他神情麻木,面上半點反應也無,只有一雙眼睛洩出些冷意,對張靜修的話不置可否。
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
如今張靜修是他們的長官,若是此時周茂反駁於他,勢必會被他拿來大做文章,到時吃虧的便是周茂了。
這個道理,陸爍懂,周茂自然也懂!
“下官明白!”
兩人跟著眾人一同低頭行禮。
張靜修看著周茂敢怒不敢言的樣子,這才笑了。
他此番這般針對周茂,為軒德太子抱不平是一方面,但也不是沒有自己的私心。
當年周良甫官至吏部尚書,乃是數一數二的高官,張靜修這翰林學士的官職雖清貴,跟周良甫卻是沒法相比的,當年也沒少在他手上吃虧,此番報復一二,在他看來再正常不過,根本沒什麼可愧疚的。
一旁的蕭賜見到此景,笑笑不再說話,心中卻是暗樂,待到張靜修將周茂徹底得罪狠了,便是他該出手的時候了。
接下來張靜修便說了些升遷之類的事宜。
“翰林院史官每年評官升遷一次,由本學士出考題,列位大人共同勘定,再與平日表現相結合,兩邊都透過了,才算最終稽核透過。因此,爾等想要三年期滿拿到好評,就需盡心辦事,到時本官與諸位大人自會看在眼底,若是不實心辦事,本官也能看得出來。因此,切不可心存僥倖,打些小聰明,反倒自誤了。”
“下官明白。”
下首的庶吉士們聽到張靜修如此說,紛紛拱手應是,態度誠懇,看的張靜修連連點頭。
到了此時,玉堂內氣氛猛的一鬆,陸爍便知道,張靜修這是敲打完畢了,而張敬修也終於吩咐庶吉士們就坐,同時又讓小吏上茶。
陸爍喝了口茶,微微潤了潤喉嚨,那邊張靜修就已經繼續說了起來。
“無論做何事,都該一步步來,切勿好高騖遠。爾等身為史官,又是初初進了衙門,便先從修撰典籍開始吧!一個月後便是聖上千秋節,每年這個時候,咱們翰林院最緊要的,便是重修《大齊典律》。”
《大齊典律》?
對於這個名字,在座眾人都不感到陌生,《大齊典律》乃是太祖皇帝在位時頒佈的律法總括,歷代皇帝都極為重視,甚至大齊科考中也偶有涉及,每隔幾年便要重新修撰一翻,做些補充完善,此番重修《大齊典律》,想來也是慣例了。
想到這裡,在座眾人心中都有了數,連忙放下茶盞,齊齊拱手回道:“臣等定不辱命。”
“好好好!”
張敬修擺手笑了起來,顯得極為滿意,他說道:“原本還擔心人手不足,如今有了爾等英才加入,也事半功倍了許多,想來定能在制定日期前完成。既然如此,本官就先做些分工:由周修撰總負責此事,兩位編修從旁處理,其餘眾人聽從三人吩咐行事,這個安排,諸位可有異議?”
說罷,他目帶詢問看向眾人。
眾人自然沒什麼異議。
周茂乃是狀元,兩位編修,一位是探花,一位是榜眼,由他們來負責再合適不過,其餘人便是眼紅,也只能心裡想想罷了!抗議?誰讓你技不如人!
被點名的周茂陸爍自然也沒什麼異議,雖然張靜修的敵意讓人氣憤,但《大齊典律》何等的重要!便是再跟張靜修一個膽子,他也不敢拿此事來做文章。
“好!”
張靜修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