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是小臣也沒有心思去仔細研究賦稅。二來改革並非易事,為人處事,有明面上的規矩、也有暗道上的規矩,這賦稅雖小卻牽連甚廣,由翰林院提出來和由戶部提出來,完全是兩碼事。大齊海晏河清,卻也經不起過多的動盪。”
言下之意,戶部直接提出來,勢必會朝局動盪、人心不穩,對大齊並不是什麼好事。
這言論足夠大膽,儒家正統學派教匯出來的學子,鮮有敢直接這麼說的,引得盧世新也連連側目,上下打量了陸爍好幾眼。
上頭的惠崇帝沒有說話,一雙龍目再次看向陸爍,陸爍面上冷汗直流,正當他要撐不下去的時候,惠崇帝突然笑了起來。
“好一對陸家父子!”
惠崇帝心情暢快,看來陸爍的回答很對他胃口。
陸爍也放下了戰戰兢兢的心情,接下來就有問有答,詳細說了說賦稅中的改革之策,君臣間倒是相談甚歡。
盧世新坐在一旁,一直沒怎麼說話,只有惠崇帝問到他的意見時,他才偶爾開口幾句,其他時間大部分是靜默的。
直到兩人跪安出去,盧世新才笑看著陸爍,眼中帶著欣賞,笑著說:“陸小郎才能不輸你父親,此番回去,聖上定有嘉獎,待日後入直服侍,切莫忘了現在的赤子之心。”
陸爍先是一愣,而後明白過來。
看來盧世新是把他方才的討巧看成是傻實誠了。
陸爍沒去解釋,也沒理由解釋,靦腆笑笑,就隨著小太監的指點出了宮門。
盧世新說的沒錯,第二日惠崇帝這嘉獎就來了。
彼時差不多申時左右,雖然已經做完了事情,陸爍卻照常上班,見周茂和孫哲還有些內容沒來得及收尾,便協助著他們做些事情。
整個檢討廳算不上清淨,書本翻閱的聲音、人員走動聲、抱怨聲、甚至是外頭的蟬聲,種種交雜在一起,弄得人心慌意亂。
宣旨的天使就是這個時候來的翰林院。
整個翰林院全都嚇了一跳。
該有兩三年的時間了吧,由於許多翰林官員可以入直侍奉,惠崇帝許多旨意就隨著人員的走動直接帶了出來,像現在這樣大張旗鼓來宣旨的場面,整個翰林院的官員們都覺得少見。
說來最近沒什麼大事發生,要說有什麼特別的事,大概就是昨天盧總裁帶著陸爍的文書進宮一事了吧。
許多人暗暗猜測起來,看向陸爍的眼神感情不一。
何青雲的更是複雜,陸爍走在前頭,能清晰的感受到他放在自己身上的視線,等轉過頭來去看的時候,卻只見他慌亂的閃躲過去,過了一會兒似乎又覺得沒必要,轉而大方以一種挑釁的眼神看向他。
☆、第496章 日講官
這個時候還不忘挑釁。
陸爍心裡笑了笑,懶得與此人計較,昨晚的狀況沒人比他更清楚,這何青雲連情況都不清楚就直白挑釁,實在是可笑。
一系列繁瑣的禮節之後,所有當值的官員在院內跪好,大太監便開始宣旨了。
不出所料,旨意確實是對他的嘉獎。
或許出於避諱,聖旨中並沒有提具體的事情,只說陸爍編修有功,保留他七品編修的職位,只不過即日起充任日講官,侍奉在惠崇帝身側。
除此之外,聖旨中對於整個檢討廳眾位新進翰林也都來了一番嘉獎,書尚未修完,這嘉獎卻已經到了手。
不過,此時跪在地上的眾位新進翰林官們卻是五味陳雜,根本沒精力去聽聖旨中的意思。
什麼這個獎筆墨一套,那個賞白銀百兩啊……
雖說剛一入職就被嘉獎十分值得稱道,這在其他地方都是少有的,可相對於陸爍的日講官來說,這些就都算不得什麼了,更何況聽聖旨中的意思,他們之所以能得到這些嘉獎,純粹是沾了陸爍的光。
同科進來的,差距卻如此明顯,這落差感可想而知,旁人尚且還能端得住,跪在最後面的何青雲臉上卻已經漲成了豬肝色,看著陸爍久久說不出話來。
先來看看日講官到底是什麼。
日講官,是翰林院和詹事府的官員以原銜充任的,在本部是幾品就是幾品,因此陸爍此番並不算是升職。
可前頭說到,在官場上,有硬道理,也有軟道理,日講官的存在就屬於軟道理一列。
日講官主要為聖上延講京師,答疑解惑,另外記下惠崇帝日常言行,說白了就是個貼身秘書。
可恰恰是這種秘書工作,卻可以供職在惠崇帝身側,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