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的分片種植,實際上卻是開始不動聲色的推動他的一二三條五年大計。
他話說的好聽。
他說,明年村子裡邊要開一個食堂為民宿部提供餐飲服務,另外再加上桃花小築和一家農家樂,需要的菜很多。這麼多蔬菜的需求量,你們是願意在村子裡邊採購還是願意他們去鎮子上買?
村民又不是傻的,自然是樂意從自己家購買。除了水田,桃溪村閒著好多旱地,把這些地租了,辛苦點多澆水,又是一筆收入。
黃哲表示孺子可教,然後又有話說了。除了蔬菜,遊客不是還要吃米飯?麵食?甚至肉類和蛋禽?
當即有人茅塞頓開,對黃哲感激涕零。送走黃哲之後,立刻去買雞苗,準備養一窩母雞,來年下了蛋直接提供給農家樂。
而原本準備來年繼續種玉米的也改了主意,好好的翻地漚肥,打算種上稻米或者是小麥。
給種植戶出完了主意,黃哲又去田桂英家裡邊找了田桂英和霍紅霞。
採購是田桂英負責的,但是東西的品質必須是霍紅霞點頭。
黃哲請她們明年優先從村子裡邊採購本村的蔬菜、糧食。
霍紅霞很爽快的點頭。她剛來的時候吃的就是胡曉雯家裡邊的大米,這大米就是表舅一家自己種,米香濃郁,口感又好。
她們農家樂用的米,最初全都是從本地買,直到後邊沒得買了才從鎮子上要。
田桂英也發覺夏天種植的秋收蔬菜,一茬比一茬好吃,要不是實在分不開身,她甚至想要自己包地供應自家的農家樂。現在有黃哲組織村裡邊的生產,她倒是覺得省下了自己的功夫,還達到了目的,跟佔了天大的便宜一樣,黃哲臨走還不停拉著他道謝,直把黃哲弄得摸不到頭腦。
走出田桂英家,黃哲舒了一口氣。
有桃花小築和村委食堂的消耗,再加上村民本身的食用,明年的農作物可以保證完全內部消化完畢。
村子裡邊務農的種植戶原本就不多。這樣分一分,有的種植糧食,有的種植蔬菜,明年就都能有比較好的收入,在加上開辦旅遊副業的一些收入,一年純收入上萬不成問題。
等到村子裡習慣了圍繞旅遊業服務,就可以去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