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當做一種朝聖地。
因為戚慈,吳國女子地位得到了質一般的飛躍。這不是那種明面上的有地位,而是更加實際的。女子和男子有著等同的繼承權利,也就是說,再有景翹這種獨女的情況,縱然是家無男丁,也絕不能取消她的爵位。
再有就是,女子可以做官。這些都是上林郡的規矩,上林郡就是戚慈說了算,然後吳國和陳國被合併進來之後,竟也是很快就適應了這一切。
這說明什麼,說明很多姑娘,她不是願意在家中相夫教子,而是這個世道讓她們只能在家中相夫教子。
又因為前面有了景翹、阿溪她們作為大好的例子,便有下邊的人揣度戚慈的意思,覺得她或許是更喜歡女子的,於是下了大力氣培養家長的姑娘,又下了大力氣想要將姑娘們送進胡山書院,當然家中男子的教養也不能放鬆。
不算最終目的是什麼,總歸現在女子的地位得到了對於這個時代來說,最大的提升。不知道多少姑娘從此擺脫了一生只為嫁人的生活。也不知道有多少女兒家從此有了另一個選擇。
時光緩緩流過。
原本七國鼎力的局勢好像眨眼睛就一分為五,剩下有風的越國,戚慈的上林郡,還有齊國,以及一個夾縫之中艱難求生的衛國,還有在北方的趙國。齊國國是個聰明人,他也不甘心,可是一見吳國君的下場,也就什麼不甘心都沒有了。
戚慈不是個刻薄的人,這裡看公子渠就知道了,他失去了王位好歹還剩個爵位,其實生活得也挺好了。
總比最後……連個全屍都剩不下來得好一點吧。
齊國君很識趣,於是齊國幾乎是沒有費什麼力氣就被戚慈拿下來了。與此同時,趙國根本就抵禦不住有風的大軍。有風征服國家不像戚慈,戚慈喜歡不戰屈人之兵,有風喜歡暴力碾壓。
橫豎趙國碾壓不過他。
誰也沒有想到,天下三分,最後剩下來的居然會是最弱小的衛國。奇怪的是戚慈沒有動衛國,有風也沒有動衛國。衛國君整日整日在自己的宮殿中心焦如麻,他看有風有風是個殺人不眨眼的,看戚慈,戚慈是個算無遺策的。
都是兩尊大佛。
有風卻沒有心思來猜測衛國君在想些什麼,事實上衛國那屁大點地方,他送給戚慈都嫌寒顫。有風收兵回王都之後第一件事情就是遷都。
遷都,這可不是小事兒。王都位置是先人所定下的,若是沒有那重大理由,萬萬遷不得都。可是有風哪裡像是要給人理由的。
“關於遷都這件事,誰有異議?”他一揮衣袖,起身站在龍椅前問道。他是身量本來就很高,這樣就更顯得他英勇不凡了。
誰敢有異議?,又不是不想要命了。就這樣恍若兒戲一般,越國王都竟是搬遷到了離越國不遠的地方,這這一下子給人嚇得不行。
那荒山野嶺,要什麼沒什麼的,好端端的有風搬過來做什麼?
見有風鐵了心要開始修宮殿了,也就沒人敢去觸黴頭了。恰好戚慈這邊也正式將苑城作為王都了。
成為一個合格的王都人,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可也不能是件隨便的事情。
兩個國門距離這般般近,對面兩人統一答案就是: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誰敢真的說一句,覺得自己不如君主呢?
很少有人會有這個膽子吧。
藉著修宮殿和修王都這機會,有風和戚慈倒是見了不少面。兩人遊山玩水,竟是將這上林郡玩得差不多了。
可憐衛國君,擔驚受怕許久,好不容易才想出來的對策。對有風,尚且可以使出美人計,可是對戚慈要怎麼辦?衛國就是再了不得,也從沒有送出男子去討好別人的。這一下子對戚慈,還真的沒有什麼好的辦法。
可是辦法總是人想的。
衛國君也是個人物,他搜刮了不少金銀珠寶,指望著送去戚慈那兒,讓戚慈高抬貴手,這事瞧著能不能就這樣算了……
戚慈才收到那些賄賂的金銀珠寶的時候也只是覺得有些嘲諷,可是知道有風那兒送去了一堆美人之後,心裡面就有些不是滋味了。
她承認,她有點嫉妒了。
嫉妒使人衝昏頭腦。她笑著笑著,心裡想著,這衛國恐怕還是留不得了。
衛國君送給有風的美人,個個都是冰清玉潔、貌美無雙的,可見衛國君是下了大功夫的。可是這人啊,就是腦子不機靈,馬屁拍到馬腿上去了。
化作田間富家翁的那位前齊國君後收到這訊息,扯起嘴角冷冷一笑:“這破眼光,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