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
林文清笑眯眯接過,一看牌子眼睛亮了,反轉兩下摸了摸塞進了口袋裡,直說賺了。
知青點除了房子是土胚的,小院邊緣更是在底部只壘了幾十工分的泥土堆,上面插滿了樹枝權當院牆了。
再說房子,其實就四間半,當中一左一右兩間大屋的木門上都落著大鎖頭。
窗子上貼著舊報紙封死的,林文清只得扒著門縫隙往裡看,發現應該分別是男女生住的。
其餘兩間小的在一邊,挨著主屋,一個是灶房一個像是雜物房放著農具傢伙。
還有半間完全是貼著主屋搭的小棚子,不知道是幹嘛的。
房子前的空地上開闢了一小塊菜地,青菜和蔥蒜剛冒出個頭。
從早上下車整到現在,日頭高照,已經到中午了。
兩人各自各自找地方歇息,等了片刻,院外走過來幾個扛著鋤頭鐵鍁的青年男女。
“喲,來了新人啊。”
一群人大老遠就看到知青點院裡有人,進門仔細看果然是來了新人。
有人立即抱怨,“這個時候來新人是想餓死我們啊!”
江秋月看了眼發牢騷的學生頭女生,二十左右的年紀,灰色褲子藍布褂,個子中等人很瘦,面貌小巧。
在她觀察這些人的時候,林文清已經跟當中的領頭人接上話。
知青中能帶頭做主的是個看起來三十歲的男同志,自稱姓陳名中華。
陳同志簡單問了兩個新人的情況,開始給他們分配住處。
男知青有五個,都住在東間,林文清當然要跟著他們住,湊合擠擠。
女知青只有三人,加上江秋月總共四人,住西間的屋子比男生那邊六人一屋好一些。
他們中午下工吃飯,下午還要下地幹活,對於新來的人口頭上表示歡迎,至於心裡到底怎麼想的不可而知。
當下今天輪到的人去灶房做飯,陳中華看著新來的兩人犯了難。
大家的口糧每天都是有定數的,吃多少用多少就那麼點,不然熬不到下次分糧。
兩個新來的口糧估計要到晚上才能拿到,還是從明天算起的。
今天中晚這兩頓總不能他們吃讓兩人看著吧?
一起吃的話旁人肯定不樂意,本來就吃不飽,再加兩張嘴分薄他們的糧食誰會願意啊。
江秋月兩人不瞭解情況,初來乍到的等著老司機先安排。
他們一個是從物資豐富的現代過來沒多久,一個在京都家裡時總能填飽肚子的少爺做派,哪裡會想到在這裡一口粗糧都要左右衡算。
沒等陳中華決定拿出自己的口糧墊上,大門口進來一人。
是之前送江秋月過來的小夥子,端著一小簸箕拳頭大的窩窩頭,說是先當做新知青今天的伙食,這月的口糧等晚上會送過來。
知青們聞聲都聚攏過來,看到窩窩頭一個個臉帶喜色。
陳中華詫異,接過簸箕讓做飯的女知青倒進灶房的饃筐,又寒暄兩句打聽到是隊長柳建國親自讓送來的東西。
在那人拎著簸箕走後,陳中華仔細打量新來的兩個,看到他們身上簇新沒補丁的衣服,尤其是女同志比其他人健康很多的氣色,暗自思忖別來了兩尊難伺候的祖宗。
然而兩人沒他想的那麼刁難。
林文清提上他的小皮箱乖乖跟男生們回東間安頓。
江秋月跟在一開始抱怨的那個女生後邊,看她利落地開啟西間大頭鎖。
“我叫劉愛英,你可以叫我劉同志。”她推開門側身讓江秋月進屋,瞅瞅對方白嫩的小臉,哼哼道,“我看你比我小,叫我英子姐也成。”
江秋月順話接下,“英子姐,我叫江秋月,你叫我秋月就行。”一邊應話一邊觀察以後要住的地方。
屋裡不大不小,沒什麼佈置,甚至連當初江家的都不如,靠北牆一排土炕大通鋪,上面三張鋪蓋被褥,各自床尾有大木箱子,炕下擱著臉盆茶缸子。
劉愛英上下打量江秋月身上的簇綠軍裝和全套配置,呲地一笑,“你這名字真文藝,一股子資本主義味兒。”
等江秋月拉回視線,挑挑眉平靜回道,“我排老三,上面還有叫春和夏的大姐二哥,爸媽他們文工團總講究個月啊水啊的,順著就給起了這個名字。”
劉愛英聽到她家根正苗紅不沾資本主義的邊角,臉色好看了點。
“那還成,挺好聽的。不比那些資本家的小姐做派。”
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