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背叛了自己,那是比一開始就亮出獠牙的對手對付自己更讓人難受的。
良久,陳宗澤的腰彎的都很酸了,建文帝才徐徐出聲道:“此事既然已經證據確鑿,你放手去查即可。朕會下道聖旨,無論何人只要是案情需要,必須隨傳隨到。敢有抗命者,嚴懲不貸。”
陳宗澤進宮來,除了給皇上說明前因後果,最主要的也是想求得皇上這句話的。現如今皇上既然已經發話,那自己真可以放手去做了。
陳宗澤趕緊跪下朗聲答道:“微臣遵命。多謝皇上恩德。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陳宗澤謝恩之後,立馬要回到大理寺點起人馬趕緊開審。
待陳宗澤走後,建文帝問袁忠道:“今日吳王又沒來早朝吧?”
袁忠趕緊躬身答道:“回皇上,方才已經有人來報,吳王今日仍然未曾早朝。”
建文帝輕哼一聲:“他倒是清楚的很。金吾衛的人已經去了吳王府吧?”
袁忠答道:“是。方才皇上的旨意一下,金吾衛的人就已經去了吳王府。”
先前陳宗澤亮出腰牌,暗衛隨即就將訊息傳進了宮,並對建文帝確定的回話了,陳宗澤已然找到了吳王的證據了。且監視吳王的暗衛也來回話,吳王已然派了幾批殺手去截殺陳宗澤了。
自此,建文帝是再無疑慮了。不過,人卻更是出離憤怒了。前世被人揹叛的很慘,今生竟然又遭到了自己親兄弟的背叛。建文帝當時就拍著案几勃然大怒。
怒過之後,建文帝想到了陳宗澤今日進宮不光是陳述案情的,肯定也是來求旨的。畢竟吳王位高,所涉人員也肯定是不少的,何況這次告狀之人趙玉開門見山告的就是吳王,既然要開堂審案,那被告總是要在場才行。
當然這個還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建文帝怕吳王跑掉了。雖說自從建文帝有所察覺後,就已經讓人在吳王府周圍嚴密佈控了,但是凡事還是怕萬一的。因此,氣怒過後的建文帝很快收拾了心情,立馬拿出帝王的鐵血之態,要人立時圍了那吳王府。
接著又叫來了太子,讓他立即安排心腹之人去接手三千營。多年經營,太子手中的精英也是不少的。只不過為了保守本分,太子一向不大敢在父皇面前露出鋒芒的。
其實,對於這個三千營,太子也早就垂涎三尺的。今日建文帝已然親自發話,太子也就可以明正言順的去接管三千營了。
建文帝吩咐完,看著文質儒雅的兒子又叮囑道:“現在非常時期,君子不立危牆之下。你不必親自前去,讓親信去即可。”
太子趕緊感動的答道:“兒臣遵命,多謝父皇提點。”
接著建文帝又道:“近日京中恐怕要起不少波瀾的,你也要做好準備才是。”見父皇對自己施以重任,這是一種信任,更是一種考驗,太子心頭雀躍不已的連連遵旨。
跟太子商議過後,建文帝又叫過心腹佈置一番,方才站起身來對袁忠道:“擺駕上朝吧。”
皇上上朝的準備早就做好了的,現見皇上要上朝,袁忠趕緊高呼:“皇上起駕!”
建文帝來到朝堂,一眼掃過去,見吳王果真並未在列。雖是早有心裡準備,建文帝的臉色還是更黑了。
眾臣參拜過後。建文帝立時當堂就下了幾道聖旨,將幾個重要的職位進行了撤換,當堂就有人差點癱倒了。
建文帝這幾道聖旨一出,眾臣皆嘆,看來,京城馬上又是風雲頓起了。
秋風掃落葉般安排了幾個人手,建文帝又將自己方才對陳宗澤說的話,對著朝中眾臣說了。只聽袁忠提氣高聲道:“眾臣聽旨!”
見皇上要給大家下旨,朝中眾臣趕緊撲地跪下接旨,只聽袁忠說道:“聖上口諭,趙玉狀告吳王一案,此案極為重大。所有人等,無論現任何職,只要是大理寺有所傳召,務必隨傳隨到。如有違者,嚴懲不貸!”
眾人一聽,心裡都有了底了,看來皇上這次是要下狠手了。心裡明白就好,現在要趕緊遵旨。聽完口諭,眾臣趕緊山呼萬歲。
現在事情雖是向著端王的所希望的在發展,但今日見到皇上的動作,還是讓端王有點預想之外的感覺。想不到平日裡看似溫和的皇帝哥哥,要真對兄弟下狠手也是毫不含糊的。
這還不算什麼的,日後,建文帝一系列的動作,會讓端王對帝王之威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的,也因此,端王謹慎了好多,對之個皇帝親哥更是謙恭了不少。當然此乃後話。
現在金吾衛已經圍住了吳王府。吳王府上下人等一派驚慌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