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皇上親自閱卷的。當然,如果皇上願意,他也可以翻看所有的試卷的。殿試取士最重決定權在皇上,這點毋庸置疑。
殿試讀卷官也非一般人。比如今年宗澤他們這一科殿試的讀卷官一共有八人,八人中有六人乃是內閣輔臣。時下內閣輔臣總共就只有六位,這也相當於整個內閣傾巢出動了。除了六個內閣輔臣之外,另外兩人就國子監祭酒劉砥跟禮部尚書陳迪了。這些都可謂是大明帝國的實權頂端人物,策論裡但凡有涉及跟他們利益相悖的國策建議,不用想也知道,還沒見到皇上的面,就會被他們刷下去的。
雖說殿試不落榜,但要是給整到三甲,成了同進士,那也要命了,這次可是一考定終生,再無更改的。同進士無論出身還是日後的仕途都會比進士出身的差了好多,要不然,怎麼會有“替如夫人洗腳,賜同進士出身”的嘲笑之語呢。
宗澤不敢怠慢。趕緊絞盡腦汁的想起了治國之策。又要出彩,又不能犯忌諱,真是戴著鐐銬跳舞吶。
想著皇帝不是都講究文治武功的,那就從文武兩方面來說吧。今天要將思路理順,給個大概的建議,當然也要出彩之處。不過,自己腦中那些一鳴驚人的驚世之言還是不要寫了。俗話說的好,出頭的椽子先爛。今次自己如果提出一些太過驚世駭俗的觀點,估計自己這個椽子還沒出頭都會被人削掉的。
宗澤想了許久,方才在草稿上列下自己的勸政觀點。既然說是至少不能低於八條,那自己多寫幾條以方便加分。
於是宗澤,就基於當今是社會現實,列了幾點:請皇上要重視教育;要嚴格選拔及考核官吏;要加強軍隊建設,但是又不可窮兵黷武;要有大國之君之態,但不可因著名聲而去做於民無利之事等等。
對著不要因太過在乎名聲而造就悲劇這點,宗澤可是多寫了好多。想著明朝後期,那從皇帝到大臣那種中毒般的文人自尊,造成的國家悲劇。本來明明可以稍稍妥協一下的,可為了所謂的風骨,搞得腹背受敵,國家分崩離析。
所謂風骨用在某個英雄人物上那是讓人稱頌的。但如果一個帝國的決策層天天想著風骨,而不想想風骨背後所要付出的代價,那就是國家民族的悲劇了。
對著這點大書特書了一陣後。宗澤又想著在現代時看到的明代後期皇室選的皇后妃子出身過低。其中平民出身還算好的,有的妃子甚至連自己的姓名來歷都不知道。
麻雀變鳳凰確實可以讓無數人羨慕,讓無數人有躍龍門之心。可是,這樣的女子很多都是沒有受過教育的。都說母親乃是民族的未來,這句話還真不錯。君不見,明朝後面的皇帝一個比一個荒唐,宦官專權,這其中很大的程度都是因為,這些本應履行母親教養之責的女子,根本無力教養得了皇帝。母親職責的嚴重缺失,所以才會有那麼多的荒唐事兒。
因此,宗澤建議,廢除這條后妃必須出自民間的祖訓,而是應於天下之內遴選有才德之女充為後宮。
這點,宗澤寫的特別大膽,也特別激情澎湃。這點他可是不怕大人物噴的。他的這個觀點,如果皇上採納的話,受益最多的也是這些權貴之家們。
這一篇帝王問政,宗澤密密實實的列了十幾條。初步的脈絡理好後,宗澤開始打草稿了。
策論一向是宗澤的強項,宗澤開始洋洋灑灑的寫了起來。宗澤文理順暢的寫完這十幾條國策建議。自己又來回讀了幾遍,自我感覺文章是很通順無有淤滯之處。然後又檢查了一下避諱之類的是否有留意。
一番檢查過後,宗澤開始往捲上謄抄了。宗澤知道,殿試,除了考經事治策外,書法也是極為重要的檢驗一關,書法有時甚至超過了文章的本身。因此,宗澤絲毫不敢有所懈怠,打起十分精神開始謄抄了起來。
殿試要求必須用館閣體,所謂館閣體的方正、光圓等要求。自己所習的柳體用在這殿試上實在是再合適不過的。宗澤筆懸於心的寫了起來,認真的一字一句謄抄。
今日殿試是不給燭的,天黑即交卷。宗澤看看天色,也就不緊不慢的抄著。宗澤是屬於文思敏捷類的,有足夠的時間可以來認真的謄抄的。
在坐貢士有那文思遲滯者就要命了。好不容易草稿打出來,時候卻是不早,只能游龍走鳳的抄起來。這樣一來,卷面分立即就下去了。甚至有的可能被讀卷官看都不看內容,就會列入末等的。
天將黑,宗澤檢查了幾遍無誤後,示意交卷。收卷官跟彌封官一起過來,當即將宗澤卷首寫有個人及三代的資訊彌封了。掌卷官趕緊將彌封好的試卷送往讀卷官處。